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城市闸誌 铁闸讲述社区故事

2022-07-10 04:23: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城市,许多人视这里为理想家园,就此落地生根。2017年首次推出的“城市闸誌”,今年拓展至佐敦、鲗鱼涌和筲箕湾,以21幅铁闸画作,道出小店抱守本业的故事,无不提醒着我们“根”的意义。

  在佐敦,有一群扎根香港的尼泊尔异乡人,未曾想过要离开;亦有守业七十载的磨刀师傅,传承四代的腐乳品牌,享誉世界的玉器市场……守护社区的人和事,拼凑出一道别开生面的风景线。\大公报记者 谢敏娴

  佐敦位于尖沙咀和油麻地之间,地区虽小,却是卧虎藏龙之地,包括自13岁起学习磨刀,拥有“香港刀王”之称的陈华。穿过宝灵街的排档,转入街旁的陈华记,店面所见尽是刀具、铰剪等各式利器,还有不少华叔跟外国厨师及名人的合照。

  所谓“行行出状元”,就算“磨铰剪铲刀”亦可闯出名堂。90岁的华叔,13岁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无论做刀方法还是刀具结构用料,所知甚详,打下扎实基础。后来他以磨刀为志业,上世纪50年代在庙街开设陈华记利器专门店,卖刀具外,还会研磨刀锋,兢兢业业数十载至今。对华叔而言,磨刀是谋生技能,亦是一种艺术。

  是谋生技能亦是艺术

  旁观华叔磨刀,像看一场表演。每次聚焦刀锋,双手来回于磨石,目光如炬,人如其刀,渐露光芒。华叔一生专注做一事,可谓尽显匠人精神。他花心思研究,自创一套“磨铰剪铲刀”秘技,经他手磨过的刀“干净利落”,绝无披口,磨过的铰剪能剪出优美的直线。“以前有熟客移民后,还曾把刀寄回来给我磨。”华叔一边说,一边徐徐取出一本厚厚的记事簿,一打开,里面记录着不同顾客的留言及联络资料,包括来自日本、瑞典、加拿大、美国……

  华叔磨刀技艺,享誉厨艺界。他说,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他经常到外地旅行,因为不少厂商会邀请他到当地参观了解情况。不过,华叔的这门手艺却未必能流传,即使有人来拜师学艺,但磨了数小时也无法坚持下去。“耐性最重要,如果没有毅力,做两日都会走。”华叔直言。

  记者虽然不入厨,在店里光是欣赏不同形态的刀具及华叔的磨刀功架,颇感充实。他不时开锋新刀,磨利旧刀,为学厨的年轻客人解说用刀技巧。问及有什么长寿秘诀,华叔笑言:“忍耐和忘记。”\图片:香港青年艺术协会提供

  陈华记利器专门店

  地址:庙街278号 开业:1950年代

  业务:刀具零售及打磨

  艺术家:中尾美智子

  画作右方,华叔聚焦刀锋,以熟练手势双手来回于磨刀石上。左方则是他引以为傲的两件作品,挂有“想当年”标签的剃刀是人生的第一件作品,下方则是一把斩骨刀,映衬着不只是精湛的技术,更是工作70多年仍然充满热诚、宝刀未老的华叔。

  荣昌玉器工艺公司

  地址:广东道608号地下5号舖 开业:1970年代

  业务:玉器 艺术家:Smile Maker

  荣昌玉器由店主梁先生的祖父起家,再到父亲以“荣昌”之号经营至今,它的发迹史源自一本航空杂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东方之珠”游历,来往香港航班的航空杂志会介绍本地的旅游热点,包括玉器店让旅客去寻宝。艺术家在铁闸画上一名机上乘客翻阅杂志的情景,停留的那一页刚巧就是介绍荣昌玉器镇店之宝烟鼎玉器。而迷你梁先生则坐在杂志一角欣赏他的心头好。

  Image Hair Salon

  地址:庙街195号 开业:2002年

  业务:理发店 艺术家:麦嘉欣

  这间由尼泊尔裔理发师Indra经营的发型屋。艺术家特意在铁闸上画了Indra自豪地为自己剪头发,她衣饰的细节也展现其中,特别是那双通透的蕾丝衣袖和头上代表尼泊尔国花的杜鹃发饰。

  Sanskriti Jewellers

  地址:庙街170号 开业:2007年

  业务:珠宝店 艺术家:姜立如

  Pokhara Store

  地址:炮台街66-70号地舖 开业:1995年

  业务:服饰店 艺术家:中尾美智子

  Chulo Nepalese

  Home Cooking

  地址:上海街171-195号

  开业:2013年 业务:餐厅

  艺术家:Uncle

  佐敦有“小尼泊尔”之称,不少昔日来港服兵役的啹喀兵的后裔扎根于此,他们在香港土生土长,利用自己的才华和技能服务社区。Susil和Pavati则选择开设餐厅Chulo Nepalese Home Cooking,为大家提供美食,特色美食有尼泊尔粟米粥、汤饺子、肉干、辣醃肉等。

  艺术家在左边的铁闸画上尼泊尔文、中文和英文的“好味”;右边则画了穿着传统服饰的老板娘Pavati,用心地烹调家乡食物的情境。细心一看,Pavati正在使用一种由泥制成、名为“Chulo”的传统尼泊尔木柴灶头,以前尼泊尔人常用它来生火煮食。

  廖孖记

  地址:闽街1号 开业:1905年

  业务:豆制品 艺术家:麦嘉欣

  廖孖记有名的除了是腐乳,还有樽上那个“唛头”,时至今日已传到第四代经营,仍然坚持用人手贴上每张招纸。艺术家创作时,把其经典的招纸拉大放在铁闸上,可以清楚看见手画的孖生的创办人、腐乳和招纸上的印花。

  A1 Supermarket

  地址:炮台街79号 开业:2001年

  业务:杂货店 艺术家:黄鼎丰

  A1 Supermarket专卖尼泊尔特色食品、香料和杂货。其铁闸的主角是店主兄妹,二人穿着尼泊尔传统服饰,哥哥双手合十,好像向途人说“你好”。

  何强记宝石研磨材料

  地址:广东道551-553号地下 开业:1970年代

  业务:玉器 艺术家:PARENTSPARENTS

  VIP 2 Fresh Meat Shop

  地址:新填地街17号 开业:2016年

  业务:鲜肉及冻肉店 艺术家:姜立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