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久坐不动不利脊柱健康,有可能引致腰痛。(中)腰痛成因众多。(下)针灸为治疗腰痛的方法之一。
回想刚考到医师执照时期,当时笔者任职于香港岛南区香港仔的社区诊所。该区以基层劳动人口为大多数,当时,每天必定遇到因疼痛而求诊的患者,而腰部疼痛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腰部出现明显疼痛前会出现一些警号,例如患者站坐姿势转换时感觉腰部紧张,甚至时有双腿麻痹感。
因外感、内伤或挫闪跌仆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以及腰脊两旁疼痛为主要症状,即可诊断为腰痛。临床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等腰部病变,皆以腰痛为主要症状。
如若维持腰椎平衡的肌力失衡,骨关节紊乱,椎间盘移位或退行性病变,造成力学改变,影响脊神经、马尾神经,可见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体徵。
针灸缓减痛感
笔者临床治疗腰痛,大多以针灸和正骨整脊复位为核心,因应情况辅以拔罐、走罐、中药外敷、筋膜枪、筋膜刀、超声波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等。
针灸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和艾灸治疗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段。医师会根据病情定位取穴,决定针刺角度、深度、补泻手法。针刺得气时会产生痠、麻、重、胀等感觉。正骨整脊复位是泛指对于错位的骨关节施以手法,使其恢复正常体位,施术时不应追求复位弹响声,手法到位即可。
注意日常姿势
中医思维提倡“上工治未病”“上医医未病之病”,在腰部出现明显的疼痛前,身体早有先兆。如果自身职业大多数时间久坐不动,站坐姿势转换时自觉腰部紧张,甚至时有双腿麻痹感,皆是腰部出现明显疼痛前的警号。
笔者大多建议患者注重日常生活时站姿、坐姿及弯腰提举动作。建议按照职业安全健康局的正确人力提举方法,避免向前弯腰加重脊柱负担,人力提举时养成屈膝蹲下,尽量保持腰直,利用大腿肌肉来提举。站坐时转身,绝不可只扭转腰部,应移动整个身躯。同时,每周安排运动时间,强化肌肉,减慢因岁月令脊柱退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