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通关后香港经济活力大升,商界普遍对前景充满信心。
【大公报讯】3月份标普全球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报53.5,按月跌0.4个百分点,但今年首3个月仍处扩张区内,受访企业亦对未来一年销售增长感乐观。商会人士指出,通关后香港经济活力大升,加上旅客湧港,普遍对前景充满信心,但又面对劳工不足问题,冀特区政府加以关注。另外,渣打上调香港今年经济增长预测,最新预计全年增长3.6%,高过原先的3.2%,认为内地自去年底重新开放后,今年经济开局良好,一同带动本地商业信心明显改善,内地旅客迅速重临。
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陈国威向《大公报》表示,自通关后,打通了香港经济脉络,加上各地旅客相继来港,令香港经济迅速由谷底反弹,估计现时香港经济已回到疫前六成,冀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可到疫前水平。
然而,他认为,当前香港经济仍面对很多不明朗因素,“大家都不知俄乌冲突何时了,且油组等又减产,未来国际能源价格仍高企,势必打击欧美购买力,即使现时订单已回升,但因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许多出口订单冇肉食。”陈国威坦言,不能对今年营商环境太乐观。
厂商会永远名誉会长吴宏斌亦指,当前企业有众多问题要处理。“目前人手很短缺,请人都非常困难。若大企业都请不到人,中小企便更加困难,好多时要靠家人或朋友帮手。若果真是外面抢人才,始终都不及大企业,这方面较为吃力的。”
“中小企请人难 要靠朋友帮手”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研究部副总监Jingyi Pan表示,PMI指数显示,香港经济继续受惠于重启,并以强劲增长为首个季度作结。3月PMI报告反映营商信心大增,订单需求攀升,预示企业于未来数月增产。不过,投入成本通胀自年初曾一度回落,但却于3月再次急升,继而令产出价格出现近12年以来的最大升幅,值得审视它如何影响企业的后续经营发展。此外,人力市场紧绌,也是另一有待观察的范围,尤其是薪资升至今年以来新高。
PMI报告指出,市场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转好,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升势,而扩张速度更达2011年1月后最快。随着内地与香港疫后经济好转,企业从内地及其他区域新接的整体订单量亦见大幅上升。因此,企业于首季尾积极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