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沧海桑田/人民币国际化加速 中资股吸引力提升\倪相仁

2023-04-09 04:24: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3月份A股上涨5.9%,在全球主要市场中领先群雄。上涨板块之中,以人工智能(AI)、数字经济两个主题为主,新能源、传统消费、医药则差强人意,甚至出现了公募基金被迫减仓新能源,转投当炒板块的跟风现象,令弱者更弱。展望第二季度,受惠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海外基金或加注中国核心资产,港股有机会挑战1月高位。

  日前,中国与资源大国巴西达成了以本币结算的双边贸易协议。中巴两国在过去5年间,每年贸易额超过千亿美元。以去年计,中国出口到巴西贸易额620亿美元,进口为1100亿美元。将来如果按照这种贸易规模进行结算,中国每年将向巴西输出等同于500亿美元的人民币。

  如果再加上与俄罗斯签署的本币结算协议,以及潜在的印尼、伊朗和沙特三个经济体,今后每年超过千亿美元的人民币结算,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主要诱因是美元霸权的走下神坛。中国年初重新回到世界舞台,逐渐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种更为平等的发展模式。中国提出与欧美不同,以和平对话方式解决俄乌冲突的选项,在国际社会尤其是主要发展中国家引起积极回响;同时,近期同多个资源国签订以本国货币结算的互换协议,涉及的金额巨大,这是对冲美元霸权的高明招数。在连续出招之后,中国所遭遇的围堵压力有所纾缓。

  此外,一年前的4月,上海爆发疫情,并拖累第二季度的全国经济表现。由于去年基数低,但内地目前的经济活动已大致恢复正常,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表现大概率高增长,这为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提供了基础。

  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至今,地缘政治风险一直是压制港股估值的主要原因,尽管短中期难以解决,但随着中美两股政经力量阶段性的此消彼长,比如美国的中小银行危机,令联储继续打加息牌多了一份忌讳,为中资股回升提供了条件。考虑到流动性和股份特性,相对于港股,A股的吸引力更大。

  近期A股市场表现愈来愈分化,一种似曾相识的场景再次出现。内地私募一姐李蓓透露,有同事前些天参加一家券商策略会组织的几家地产公司交流会,发现每场的参与者仅寥寥数人,其中更有两家公司因报名人数太少而被迫取消交流会。而另一边厢,同一个策略会组织的计算机公司交流会,每场报名人数高达几百人。

  李蓓表示,这种情形令她联想到2021年初,参加煤炭企业交流时,也见过类似冷清的情况。

  李蓓以经验断定,地产行业已出现了10年一遇的投资机会,好像2016年年初的煤炭股,行业经历了供给侧的出清和收缩,需求端刚刚开始触底回升。不过,以内房现时的疲弱基本面,难以形成市场共识,尤其A股市场又以换手率高而闻名。对中长线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一个低吸的机会。即使不考虑政府层面的刺激政策,当内地经济第二季度逐惭回复增长,居民购买力也会恢复正常,到时市场要面对的可能是楼价上涨的预期。

  另一方面,3月内地服务业继续复苏,财新中国服务业PMI最新报57.8,较2月份上升2.8个百分点,创28个月以来新高,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接下来,内地将迎来“五一”黄金周,餐饮、出行等行业有望有更好的表现,现时餐饮、消费板块低迷,倒是低吸机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