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Web 3.0协会会长陈德霖(左)与渣打香港行政总裁禤惠仪(中)及渣打香港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部业务主管文伟成(右)亲身体验模拟数码港元的应用。
【大公报讯】再有两家公司公布“数码港元”先导计划工作进展。渣打银行(香港)表示,过去数月与超过10家不同类别的商户和机构,以及200名参加者完成两轮测试及示范,特别是在无网络或电力供应的情况下,测试模拟数码港元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商户反应正面 正整合数据
渣打表示,参与测试的商户机构包括电车公司、香港大学金融科技学院、美心旗下Starbucks,以及中秋市集等应用场景。渣打香港数码银行、客户及数据主管麦玮琳表示,参与者对模拟测试反应正面。
渣打香港正整合测试数据,详细结果另日公布。渣打香港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部(CPBB)业务主管文伟成表示,渣打2018年开始研究数码资产,并相信是未来金融发展的重大趋势。从模拟测试总结的经验,冀可为本港未来经济数码化发展带来参考作用,为港人带来更大便利。
香港电讯旗下HKT Payment早前邀得香港浸信会医院、Trip.com、香港管理专业协会、The Club及Club Travel1多个不同行业的创新企业参与测试数码港元。
在“代币化物业担保贷款”案例中,用户透过不同跨行业联盟参与者,完成整个程序,包括把手持的物业代币化,代币则用于向银行申请指定用途的担保贷款,再利用模拟数码港元可编程性的特点,透过香港电讯的模拟数码港元电子钱包支付至医疗、旅游、教育及网购这些指定行业的商户。香港电讯表示,是次案例为模拟数码港元贷款设定指定用途,可望改善信贷评估,为用户带来更个人化的优惠,并让消费者及商户受惠。
金管局5月启动“数码港元”先导计划,共16家金融、支付和科技界公司入选首轮试验,研究“数码港元”在6个范畴的潜在用例,包括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代币化存款、第三代互联网(Web3)交易结算和代币化资产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