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史立德形容,新冠一役是其任内最难忘之事。
疫情三年期间国际商业活动锐减,全球供应链出现巨大变化,加上股市及楼市下滑,外界对香港营商前景感忧虑。厂商会前会长史立德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复常后多次组团出外推介香港优势,发现外界并不了解香港情况。他坦言,西方媒体对香港的偏见,或多或少影响外国商家对香港的印象。不过,有亲身到港的外商,普遍对营商环境、基建配套与发展前景赞不绝口。史立德认为,特区政府与各界推广香港优势的工作需要持续进行,但建议要有针对性及更多实际行动,“改不了西方政客偏见,那就积极邀外商亲自来港体验”,效果比单靠反驳外界声音更佳。\大公报记者 李信
谈及任内难忘之事,史立德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喜见香港实施国安法后,社会已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然而,一些外国政府和政客,却以此对香港作出抹黑和制裁。面对外国种种无理指控,甚至对香港官员实施制裁,他坦言,很多西方传媒对香港存在偏见,报道内容亦以偏概全,这多少都会影响外国商界对香港的印象,故特区政府必须加强解说工作,向国际社会及海外投资者说明香港实况,让海外人士明白香港的真相。
“很多美国国会议员对香港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这根本很难改变,即便你去到美国,对方也不愿接见,担心被人抹黑,但可加强对外商解说工作。”史立德认为,港商可分散市场,像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均发展潜力巨大,可伺机拓展有关市场。
作为商界领袖,史立德致力对外说好香港故事,努力向海外工商组织说明香港的实情,曾举办多个访问团考察东盟国家,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发掘商机之余,亦向当地政府部门和商界会面,更与印尼香港商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双方经贸联系,增强他们对香港的营商信心。
东盟企拓展中国 盼与港商合作
去年史立德率厂商会代表团访问星马两国时,感受到对方希望与港商合作,共同进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而港商亦希望星马商界协助港品牌以当地作跳板,进军东南亚,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很多东盟企业看好香港前景,希望与港商合作拓展庞大的内地市场。”史立德透露,许多东盟商家视香港为区内最佳商贸中心。
史立德表示,在恢复通关后,许多海外商务客、投资者纷纷来港参加展会、倾生意等,亲身了解香港的实际营商环境,不同海外投资者或商会代表均反映,对香港的营商环境和治安很有信心,绝非如这些外国政客和媒体所言,相信他们回去后会向该国人士说明香港的实际情况。
港品牌外闯 东盟中东潜力大
另外,有关未来厂商会发展,史立德期望,该会能够继续担任好桥梁角色,对内为业界创造有利营商环境,对外为工商界发掘更多新商机,特别是东盟和中东等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可为港商拓展版图铺桥搭路,而其个人亦愿在全国事务上出力。他表示,目前经济环境仍处于艰难境地,但对前景信心十足,因香港正全力“拚经济、拚发展、拚竞争力”,相信在特区政府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假以时日,经济定能强劲复苏,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