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Citywalk系列9/漫步跑马地 乐享慢生活

2024-03-17 04: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跑马地游乐场是不少市民运动好去处。\图片来源:小博士Simon

  从繁华热闹的铜锣湾往半山的方向走,不远便是港岛的“快乐谷”跑马地。每逢赛马日,马场外人山人海,而周末的跑马地则恬静宜人。这一带被摩理臣山、金马伦山、聂高信山、渣甸山、加路连山和礼顿山等众山环绕的狭长谷地,如今成为港岛区的“地标”。这里不仅是香港赛马文化发源地,亦是亲子活动、文青散步的好去处。今次记者漫步这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社区,前往香港赛马博物馆、圣玛加利大堂、香港公园山道等打卡点,在闹中取静的社区里感受慢生活。\大公报记者 颜琨

  赛马是香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至今已有逾170年历史,马场亦是香港知名的旅游景点。从铜锣湾走约15分钟,路过时代广场、鹅颈桥一带,便可以走到跑马地马场附近。每到星期三晚,跑马地马场会举办Happy Wednesday主题派对,除了精彩赛事,还有现场乐队表演、啤酒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人宠悠然自得

  平日的马场是散步的不错选择,亦是许多跑步爱好者的运动路线。在晴日午后,沿着黄泥涌道散步,绿树成荫,抬头可欣赏从墙头盛放的鲜花。路过礼顿山公众休闲公园时,不妨进去坐坐,置身于树荫中,感受微风和阳光。

  行走在黄泥涌道上,身边不时有宠物狗经过,经常看见毛孩的主人互相礼让,抑或聊上几句,毛孩则静静等待的温馨画面,令人心情舒畅。沿着乐活道的方向走,很快看到坐落在乐活道2A号的圣玛加利大堂。作为一级历史建筑,藏在住宅区内的圣玛加利大堂是居民或游客探索跑马地一带必到之处。

  庙宇文化丰富

  跑马地一带有不少庙宇,坐落在黄泥涌道1B的印度庙属三层式北印度建筑风格。庙宇建于1852年,供奉毗湿奴神、拉喜米等,是香港印度教徒的生活中心。如今,香港有数万名印度教徒,他们的宗教及社交活动主要在跑马地的印度庙内进行。这里可供教友冥想、参加灵修讲座、练习瑜伽,以及举行订婚、结婚和殡殓等仪式。在亮光节、镇邪节、泼水节、象头神节和猴神节等重要节日时,这里亦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庆典。

  位于黄泥涌的北帝谭公庙及天后庙依山而建。两座庙宇上下相连,相传庙址由谭公亲示,风水殊佳,因此极受坊众欢迎。黄泥涌谭公诞位列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日为北帝诞,农历四月初八日为谭公诞,坊众在单数年份庆祝北帝诞,双数年份庆祝谭公诞。节日期间,不仅会上演粤剧神功戏,亦会组成舞龙、舞狮队伍,迎请北帝、谭公行身于区内巡游,敬神祈福。

  洋楼建筑缤纷

  走到成和道,就能看到这个静中带旺的社区的大致版图。沿坡而行,路过黄泥涌街市、跑马地警署时可以在树荫的间隙看到两侧的高档住宅。走到毓秀街,一排颜色鲜亮的洋房映入眼帘。位于跑马地毓秀街11号的F11摄影博物馆是一间私营博物馆,这间战前三层高的洋楼,因其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而被评级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

  F11摄影博物馆的旁边,红砖外墙搭配粉绿色露台建筑是欧陆风三栋式洋楼建筑——毓秀街15号大宅。大宅建于1932年,楼高四层。住宅采用古典复兴风格,是典型的爱德华时期建筑,左右对称;二三楼有落地法式大门通往露台,属二级历史建筑,目前是私人住宅。战前洋楼在香港已少见,大多被拆卸或活化,这间洋楼是保存完整的“一梯两伙”结构,别具价值。

  漫步跑马地,如同置身于各地文化交融的空间。各式各样的美食、风格各异的装饰令人目不暇给。开在黄泥涌市政大厦熟食中心的昌记颇有名气,油砂厚多士更是必食甜品。面包外脆内软,粒粒砂糖融在牛油中,回味无穷。超过50年的祥兴咖啡室,方形地砖、面包柜、汽水冰柜、铁闸充满怀旧气息。每到夕阳时分,能看到不少外国住客点上一瓶啤酒,静静坐在餐厅窗边,身旁的两只毛孩自顾自休息,享受悠閒时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