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高力倡改建低使用率写字楼 纾学生住宿短缺

2024-09-02 05:01: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李婉茵(左)表示,香港非本地学生入学规模在本学年将增至8万人,但学生宿舍设施却严重短缺。

  【大公报讯】高力近日发布《填补学生宿舍缺口:助推香港成为亚洲教育枢纽》报告,强调香港学生住宿需求的迫切性。针对学生宿舍需求上的缺口,高力提出四大建议。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相信,随着特区政府大幅增加非本地学生的录取配额,未来将有更多非本地学生来港就读。

  李婉茵表示,香港非本地学生入学规模在2024/25学年将增至8万人,惟学生宿舍设施却严重短缺。高力预计,包括私人和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资助的宿舍,至2028年香港学生宿舍总供应量达5.5万个,但同年总需求料将高达17.5万个,供不应求。

  尽管私人市场也有学生宿舍,但价格远高于大学宿舍。李婉茵提到,教资会资助的学生宿舍价格介乎1300元至8000元,而私人学生宿舍最低5600元,最高3.1万元,且供应量较少。她认为,若未来能增加供应量,可将楼价回落至更可承担的水平,以配合学生需求。

  有见及此,高力估价及咨询服务主管周若瑜提出四大建议。首先,改建未充分利用的办公和商业空间,尤其是使用率较低的乙级和丙级写字楼,此举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学生宿舍供应,特区政府应加快推出相关政策,允许这些物业转化成学生宿舍。

  其次是建造“专用学生宿舍”(PBSA),该模式已在伦敦、墨尔本等全球教育枢纽取得成功,此举可为学生提供专属设施和有利的环境。第三是特区政府可考虑提供专门用于学生宿舍的“为租而建”土地,以长远增加香港专用学生宿舍的供应。

  充分利用北都区土地

  最后是充分利用北部都会区土地。李婉茵提到,特区政府已预留超过60公顷土地,分布在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新田/牛潭尾和新界北新市镇,用于专上教育发展,建议特区政府重新评估这些地区的土地用途分配和规划许可,以确保为预计涌入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充足的住屋选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