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筲箕湾古庙
城隍庙
筲箕湾城隍庙,原称筲簊湾福德祠,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城隍庙门联上写着,“古庙重新灵爽式凭开福地 四方永赖恩光普照庇烝民”。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一、五月廿八、七月廿四(城隍诞)、二月初二(土地诞)及五月初五(五通诞),不少善信来此参拜。
筲箕湾城隍庙建于清朝光绪三年,由当地的坊众集资兴建,原本是供奉福德公与五通神,所以当时被称为“福德祠”,同时亦供奉观音及齐天大圣。该庙初期由坊众所管理,曾易名为“五通庙”。
天后庙
现存的筲箕湾天后庙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原有庙宇约建于19世纪初期至中期,因为前一年遭台风摧毁而于原址重建。1946年,天后庙又因为阿公岩一次弹药库爆炸而严重损毁,在1948年曾重修,如今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筲箕湾天后庙是一座两进三间式庙宇,渔民供奉妈祖以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收。除了供奉天后外,也供奉吕祖及观音,因此该庙也有“观音借库”的传统习俗,在每年农历正月廿六举行。庙内存放着逾百年的古鐘、碑铭、牌匾、壁画、木刻及石湾陶塑等历史文物。
谭公庙
筲箕湾谭公庙,又称谭公仙圣庙。庙宇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现已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其前身是一间小型的乡村古庙。谭公庙的正门石额刻有“谭公仙圣”四字,是光绪乙巳年间倡建庙宇时所刻。庙内墙上刻有多块碑记,记录了谭公庙兴建和重修的历史,可说是筲箕湾历史发展的印记。
昔日,谭公庙不但是附近乡民议事的地方,也是乡民设立学校之处,兼具宗教、教育、乡政的功能。现时,谭公庙正殿供奉着谭公神像,传说他练成了长生不老之术,虽然年纪老迈,外表仍然像个小孩,所以人们设庙供奉他时,仍将他的样貌雕塑成小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