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双机场模式形成经济注入新活力

2024-11-27 05:01: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与珠海加强“经珠港飞”直通客运服务,扩大协同效应。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林静文报道:香港机管局入股珠海机场,香港中文大学航空政策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罗祥国对《大公报》表示,这是大湾区发展的新里程碑,两个机场未来全面加强合作,香港国际机场可吸引更多内地中西部、西南部旅客,透过珠海机场经港珠澳大桥来到香港,再飞往全球各地,可视为“双机场模式”。

  香港航空发展和三跑道系统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洋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这不仅是香港与珠海之间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动大湾区航空业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机管局的市场化投资,珠海机场将受益于香港国际机场的广泛航空网络,极大提升两地间的客货运量,为两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珠海机场也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航空市场。

  罗祥国指出,目前广州和佛山机场也在打造“双机场模式”,这次香港机管局入股珠海机场,可更有利双方未来发展。他续说,大湾区内的广深港三大国际航空枢纽,部分航线重叠,如包括巴黎在内的6个国际航点,三个机场均有覆盖;包括伦敦在内的15个国际航点,也有两个机场有所覆盖,建议香港未来提升廉航占比、与更多国家签订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以及提升机场服务和运作效率等,进一步提升航空竞争力。

  更好分工合作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认为,港珠机场可更好地分工合作,香港国际机场在第三跑道的赋能下,可开辟更多直飞欧洲、北美、南美以及非洲等远程航线,与珠海机场深入扩展内地城市航线网络形成优势互补。港珠机场现已形成利益共同体,有力推进两地机场深入合作,譬如在航线布局、资源分配等方面更容易协同发展。最后,通过港珠澳大桥形成“空─陆─空”无缝衔接,未来合作范畴可扩至机场“+会展”、“+产业”等,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