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两地叠加优势 建超级经济特区群

2024-12-31 05:01: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肖耿建议,未来可考虑在北部都会区与深圳接壤的区域,建设一系列国家级香港与内地深度合作的北都大片区。\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彭子文摄;右图:透过打造“超级经济特区群”和创立“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推动香港与内地的资本有效流动。

  国家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面对长期发展机遇,香港需发挥好内联外通的“超级联系人”作用,同时担当国家金融强国战略的关键支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研究学院教授及副院长肖耿昨出席活动时表示,本港拥有庞大的资本存量,然而这些资本尚未充分利用,未来应透过打造“超级经济特区群”和创立“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推动香港与内地的资本有效流动,将其引入实体经济和创新产业,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迈向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蔡竞文

  肖耿指出,双循环可理解为“海水”与“淡水”的结合,其中“海水”代表香港以港元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而“淡水”则是内地人民币为基础的在岸金融体系,“大湾区则是这两者的交汇点,构成了双循环的连接带,这个连结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他又指,大湾区过去十几年探索中,涌现出许多能够叠加两地优势的成功案例,例如H股,其股权在港自由买卖,企业则部分在内地,充分体现了两地优势的结合。此外,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机制也为两地叠加优势提供了有效管道。

  深度合作开拓北都大片区

  肖耿建议,为了更充分运用好两地叠加优势,未来可以考虑在香港境内、即是北部都会区与深圳接壤的区域,建设一系列国家级香港与内地深度合作的北都大片区,如北都大河套片区、北都大元朗片区、北都大沙头角片区、北都机场天空之城片区等,这些北都大片区可与内地的河套、前海、横琴、南沙及其他国家级产业区,一起形成一群高质量、有规模、低成本、高回报的两地双赢合作试验区集群,也是真正可同时叠加两地优势的国家级“超级经济特区群”。

  探索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

  肖耿还建议,以制度性开放创立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如在香港与内地的两地合作片区,可以探索实行“企业跨境双总部特许运作机制”,即允许在香港片区内注册的重点香港企业可在深圳的片区内设第二运营总部,由深圳政府及内地监管部门委托香港行业监管机构对第二总部实行港式行业监管,同时在内地监管机构备案或双注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