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吱吱喳喳圆舞夜》 带来沉浸式音乐体验

2025-04-10 05:01: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音乐会《吱吱喳喳圆舞夜》由维也纳现代声音乐团演出。

  维也纳现代声音乐团为庆祝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史特劳斯的二百周年诞辰,委约当代作曲家胡夫冈.米特勒重新编排,在香港艺术节呈献《吱吱喳喳圆舞夜(tritsch tratsch)》音乐会,带来多首小约翰.史特劳斯的经典圆舞曲及波尔卡舞曲。是次演出以创新的管弦编制演奏融合电子音乐,在管弦乐外加入各种各样的音效,令人仿佛置身于19世纪的维也纳舞会。

  德语中的“tritsch tratsch”是指“閒言碎语”,体现维也纳人热衷聊八卦的特点。小约翰.史特劳斯于1858年写下《吱吱喳喳》波尔卡,当时他刚完成于俄罗斯举行的夏日乐季巡演。在维也纳的报纸上,人们纷纷揣测他是否在圣彼得堡谈恋爱、订婚甚至结了婚,而史特劳斯最终在维也纳完成了这部作品。《吱吱喳喳圆舞夜》将小约翰.史特劳斯的名曲浓缩到一场创新的演奏会中,并带领听众探索其曲目所描绘的世界。

  演奏会的创新在于维也纳现代声音乐团没有采用大型的弦乐编制和四支圆号,而仅用三把小提琴和一支圆号来演出史特劳斯的经典曲目,并加入真实的音效,营造《雷电波尔卡》中的雷电声和《波斯进行曲》中的马匹嘶叫声,而在多首曲目中隐隐约约出现交谈声,令人仿佛身处这位音乐才子所在的维也纳舞会,对他进行“閒言碎语”。

  电子音效耳目一新

  在开场的《你和你》中,演奏会以弦乐与合成器制作的风声结合,带来别具一格的听觉体验;而演奏下一首《轻如鸿毛》时,演奏者看起来却是用口技来模仿鸟叫声,把音乐厅直接带到这首曲子所演奏的克拉普芬森林之中。接下来的《春之声》与《女人颂》则以女性的喘息、小声嘀咕丰富演奏的听觉感受,使得听众更加投入到曲目的意境中。这种将管弦乐、电子音乐与口技结合的演出形式,耳目一新。

  《波斯进行曲》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演奏者以弹奏、点拨的方式来让弦乐器发出声音,奏响清脆婉转的音色,接着乐曲的节奏一步步地加快,穿插马匹嘶叫声,带领听众从前几首曲子中的舞会来到西亚的茫茫荒漠;《雷电波尔卡》中紧凑鼓声、急促节奏和较大声量,让演奏厅忽然“电闪雷鸣”。

  总的来说,前几首曲目中的一些背景人声较为嘈杂,会略微分散听众注意。然而瑕不掩瑜,演奏会的听觉感受新颖,电子音效的加入带来独特的沉浸感。

  大公报记者李兆桐(文、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