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哪咤》电影票房屡创佳绩,但其衍生产品却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猫眼娱乐(01896)市场分析师赖力表示,无论是内地或是香港,观众对IP电影具有高认知基础,这类作品仍是市场重要创作方向之一。不过产业发展仍存明显短板,小黄鸭德盈(02250)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许夏林以《哪咤之魔童闹海》为例,该系列虽然创下百亿票房佳绩,但周边授权商品的发展却明显滞后。
延长IP产品生命周期
赖力分析指,当前内地影史票房前十名中,仅两部不是系列电影,反映IP在创作开发与受众认知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虽然IP电影在票房及知名度上屡创新高,但背后IP商业变现模式仍不够成熟。许夏林对比指出,《冰雪奇缘》等迪士尼IP在电影上映前至少提前一年进行授权布局,实现电影上映时产品同步推出。反观《哪咤》系列虽然票房斐然,但第一部几乎未有衍生产品,第二部周边产品则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他建议参考迪士尼的授权策略,并强调:“IP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应止于电影下架,而应持续存在于市场。”
至于港产片,赖力称,内地观众对港产片的认知亦高度依赖IP,如《拆弹专家》、《叶问》等系列。但港产片近年在内地的整体票房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已连续3年未有破10亿的作品。不过,作为一个固定片种有稳定的受众,《怒火.重案》及《九龙城寨之围城》等票房成绩优异的作品,其续集也都在开发中。他建议,IP电影的创作需与时俱进,找到更多与观众在审美喜好、情绪价值等多方面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