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处方鞋垫:纾缓足底筋膜炎的好帮手\注册脊医 吴慕德

2025-07-06 05:01: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处方鞋垫:纾缓足底筋膜炎的好帮手

  许多人在出现脚痛不适时,往往会首先考虑购买鞋垫以纾缓症状。但市面上一般的现成鞋垫与经专业处方制作的矫形鞋垫存在明显差异,而大部分人对此未必有充分认识。

  脚痛成因:从足底筋膜炎说起

  脚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足底筋膜炎,而导致此病的主因,往往与足弓结构不理想有关。

  我们足底内侧中段本应呈弧形拱起,称为“足弓”。若足弓过低,甚至完全消失,便属于“扁平足”。若忽略扁平足带来的影响,直至每踏出一步都感到疼痛时才处理,此时往往已出现足底筋膜炎。

  足弓在人类步行过程中,起着类似避震器的作用。每当脚跟着地后,压力会经由步态过程集中于前脚掌内侧。根据牛顿作用与反作用定律(Action and Reaction),地面反作用力与着地力量相等,因此足弓能有效分散这些压力。如果足弓结构崩塌(即严重扁平足),每一步所承受的反作用力会更大,日积月累,便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常见症状

  •脚跟位置出现疼痛,尤其是早上起床踏出第一步时感觉最为明显;

  •若炎症持续,即使中午短暂休息后再站立,亦可能出现脚跟痛;

  •长时间站立或需要提举重物,会令情况加剧;

  •严重时可导致每一步均感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素。

  根据统计,一般人每日平均步行约6000至10000步。如足底压力分布不均,便会在某些部位形成反复受力的“压力点”。当某些位置每日被重复压迫数千次,相关问题自然会逐渐浮现。此时,处方矫形鞋垫便是一个有效的长期方案,帮助平均足底压力分布。

  现成鞋垫与处方矫形鞋垫的差异

  现成鞋垫:

  •为统一尺寸与形状,并非根据个人足部结构制作;

  •使用者需以脚部迁就鞋垫;

  •适用于一般纾缓,但未必能针对结构性问题作出改善。

  处方矫形鞋垫:

  •根据使用者足部状况度身订造;

  •能够有效承托足弓,平均分散足底压力;

  •材料选择多样,能配合不同症状,如扁平足、高足弓、脚跟痛等;

  •可细分为全垫、半垫、四分之三垫等类型;

  •功能上亦有分别,例如日常步行鞋垫、运动鞋垫等,根据不同运动需求设计不同物料和承托强度。

  简单而言,现成鞋垫是“脚去迁就鞋”;而处方矫形鞋垫则是“鞋去配合脚形”,效果及舒适度自然大不相同。若在孩童时期已开始使用处方矫形鞋垫,由于骨骼仍处于发育阶段,改善空间更大,除了有机会改善足部结构外,亦可进一步优化小腿、大腿甚至腰椎对位,对预防及矫正扁平足,效果尤为显著。

  纾缓足底筋膜炎的小贴士

  1.脚部运动与伸展

  •将网球放在足底滚动以放松筋膜;

  •用脚趾夹毛巾,强化足部肌肉;

  •起床前,以脚掌模拟书写A至Z字母,活动脚踝。

  2.冷敷处理肿胀

  •可利用软性冰垫加小毛巾包裹,每次敷10至15分钟。

  3.寻求专业协助

  •如足底筋膜炎症状严重,应咨询专业人士,如脊医检查关节排列,进行关节错位调整、超声波或冲击波治疗,并配合处方矫形鞋垫承托足弓,全面处理根源问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