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3C科技/九三阅兵视觉盛宴幕后的硬核科技

2025-09-14 05:01: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202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姿和国防装备的现代化成果,更成为了集中呈现中国前沿科技成果的舞台。

  阅兵式背后,一系列“硬核科技”支撑着这场视觉盛宴的拍摄、剪辑制作,以及完美呈现和传播,它们不仅提升了阅兵的观赏性,也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姚刚

  我们将分上下两篇,深入探寻这场盛大阅兵中蕴含的科技密码及其背后的中国企业们。在上篇里,我们将着重聊聊阅兵过程中那些军事装备以外的硬核科技。

  更高清的视觉体验

  对于未能亲临现场的广大观众而言,此次九三阅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前所未有的转播画面清晰度。这得益于超高清直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能全景呈现受阅部队的雄姿与气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大规模搭建国产8K超高清转播系统。相比传统的4K制式,8K技术的信息承载量提升了四倍,能够呈现更加细腻的画面细节。

  8K内容的制作技术,标志着中国在超高清视频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具体应用,不仅被用于直播,还将用于后续纪录片的制作。这一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AVS3编码标准的应用。AVS3标准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码技术,是全球首个面向8K及5G产业应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在技术先进性上实现了领跑,显著提升了8K超高清内容在网络传输中的效率。

  超高清编码的幕后英雄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阅兵的超高清转播中扮演了幕后英雄的角色。当虹科技主要面向超高清、工业与卫星、车载智能座舱等方向,提供智能视频解决方案与视频云服务。

  据当虹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阅兵式应用了其自主研发的4K/8K编码器。该编码器同步支持HDR Vivid和Audio Vivid技术,能够有效保留丰富的图像细节,并精确重现声音的空间感和方位感。其最大特点是支持实时1路8K 60p AVS3编码处理,并兼具AVS3、AVS2、HEVC三模编码能力,对8K播放终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此外,该产品还集成了SRT协议的输入和输出模块,确保了超高清视频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低延迟。

  超高清编码的幕后英雄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阅兵的超高清转播中扮演了幕后英雄的角色。当虹科技主要面向超高清、工业与卫星、车载智能座舱等方向,提供智能视频解决方案与视频云服务。

  据当虹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阅兵式应用了其自主研发的4K/8K编码器。该编码器同步支持HDR Vivid和Audio Vivid技术,能够有效保留丰富的图像细节,并精确重现声音的空间感和方位感。其最大特点是支持实时1路8K 60p AVS3编码处理,并兼具AVS3、AVS2、HEVC三模编码能力,对8K播放终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此外,该产品还集成了SRT协议的输入和输出模块,确保了超高清视频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低延迟。

  捕捉极致画面的摄像机

  在超高清画面的捕捉方面,博冠(BOSMA)的8K讯道摄像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冠专注于精密光学仪器和智能设备领域,公司主营运动光学和光电影像产品,涵盖望远镜、观鸟镜、8K摄像机等。

  博冠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应用于阅兵式转播报道的产品是博冠8K讯道摄像机DC0300 EFP。这款摄像机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旗舰级影像芯片系统,并与8K全画幅CMOS传感器相结合,支持8K 60P无压缩信号直出。它能以每秒120帧的高帧率精准捕捉瞬间画面,配合HSV高级色彩校正系统的16轴独立调色,真实展现武器装备的金属光泽,无论是宏观的阵列还是军人坚定的眼神,抑或是武器装备的细节和空中梯队的雄姿,都无一遗漏地被清晰逼真地呈现。

  此次阅兵规模宏大,共有59个方队和联合军乐团,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为了全方位呈现这场盛典,中央电视台精选超过70路转播机位中的7路特殊视角镜头,通过多路直播信号,观众可以从高空、地面、远处、近处等多个视角观看阅兵仪式,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的激动氛围。

  其中,最独特的视角当属长安街高点的中线视角。这一视角得益于央视自主研发的“天鹰”系统,该系统具备两台二维索道摄像机,设备横跨广场两侧,可上下、前后移动,提供了传统摇臂拍摄、人工拍摄和航拍难以实现的观看视角。两条钢丝横跨广场,摄像机可在30米高、120米长矩形框里任意“漂移”,最高速度达到5米/秒,比摇臂稳、比无人机安全。

  此外,阅兵开始前放置在长安街中线的地面4K摄影机,以及方阵北侧设置的近地仰视镜头,可以让坦克履带几乎贴着镜头辗过,为观众带来贴地观看铁流滚滚和战车呼啸而过的震撼体验。

  空中航拍视角也必不可少。央视投入了两架载有4K拍摄设备的直升机,进行360度无死角的空中拍摄,呈现了俯瞰天安门、飞机阵列的震撼画面。而隐藏在各类装备角落的微型摄像机,则通过鱼眼镜头捕捉着舱内驾驶、舱外俯瞰阅兵以及战车上的细节画面。这些多样化的先进拍摄技术,共同构筑了此次阅兵的立体化视觉呈现。

  “AI剪辑师”效率惊人

  除了阅兵现场的精彩呈现,中央电视台还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推出近300多条短视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视频制作量,其中一部分便是得益于人工智能(AI)剪辑技术来完成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机器训练”,连续30天输入70路高清信号,每天8小时,学习了共1.68万小时素材后,AI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多路信号中正在发生的内容并进行智能组合。这样训练过的“AI剪辑师”拥有一个显著优势:AI能够充分利用每一路信号画面进行完整组接,从而展现每个方队、方阵经过天安门的全过程。每个方队、方阵只有20多秒的画面,AI剪辑的视频时长可达1分钟以上。更重要的是,AI并非简单的剪切拼接,它具备专业的剪辑能力,能够运用“远全中近特”等剪辑手法,其处理过的视频足以让大众眼前一亮,效果令人惊叹。

  巨型显示屏与国产芯片

  九三阅兵期间,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矗立的巨型LED屏幕来自中国显示行业龙头企业“利亚德”。利亚德曾多次承担天安门重大活动的视觉保障任务,并且连续多年保持全球LED显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自1999年研制全球首块异形彩屏,到此次再度出色完成大型显示保障任务,利亚德一路引领中国LED显示技术从追赶到领先。

  在显示驱动层面,现场约130万颗LED显示驱动芯片来自“集创北方”。它专注于显示芯片的研发设计。此次阅兵,巨型显示屏的幕后功臣是两块指甲盖大小的驱动芯片:包括ICND2055型号,具备高刷新率、多路输出和良好的灯珠保护功能,可以把相机拍摄屏幕时的“水波纹”降到最低;另一款ICND2018AP芯片则支持8通道输出。它们共同保证屏幕画面的流畅性与明暗细节的真实还原。

  “数字孪生”通信保障

  为确保阅兵式顺利进行,通信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大通信运营商在此次阅兵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服务。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在此次阅兵中增强了4G、5G信号衔接能力,确保不同制式手机用户都能顺畅使用中国移动通信服务。同时,中国移动采用“数字孪生+AI智能体”技术实现智能监控。该技术将重点区域监测时延压缩至1分钟,央视总台的视频回传质量实现10秒级监控,AI智能体可以在1分钟内定位故障,运维智能体支持12类网络故障的无损自癒,显著提升了网络问题发现与处置效率。

  中国电信通信保障团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形成了通信保障的各项能力视图,全景展现了北京全市的整体网信安全运行态势。此次中国电信使用的数字孪生平台与AI算法深度融合,能够根据预演结果,自动生成最优的基站参数配置、天线角度调整、网络扩容等方案。这使得保障团队能够“先于问题发生”进行网络优化,将传统的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精准的规划与部署。在阅兵式的虚拟副本中,中国电信网络工程师们提前数月进行了上百次“压力测试”和“故障预演”,通过实时监测云网108个核心业务指标,并在保障期间调严监控阈值,以便更敏锐地识别风险,确保全网监测秒级发现、分钟级响应。

  量子技术铸就安全屏障

  在保障此次纪念大会专网通信的工作中,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海能达为此次活动提供了整套国产PDT数字集群系统,为中央部委、北京市属相关单位、活动现场等构建起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

  面对重大活动对通信安全的极高要求,海能达创新性地采用了智能终端搭配量子加密技术,为相关单位在数据传输源头构建了“不可破译”的安全屏障,实现了指挥指令、人员调度、应急联动等核心信息全链路加密、全程可控,为活动的平稳推进奠定了绝对安全可靠的基础。

  结语

  此次九三阅兵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无数幕后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精心准备,更离不开各项国产高科技技术的强大支撑。从超高清直播到多维度拍摄,从AI智能剪辑到巨型LED显示,再到强大的通信保障、量子加密通信技术等,这些科技力量共同铸就了这场盛典的辉煌。它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更彰显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此次阅兵,无疑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集中检阅,也预示着中国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