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快消 > 乳制品 > 正文

上游乳企仍处“寒冬”,澳亚集团困局何解?

2024-02-22 11:58:48大公快消 作者:牛鑫宇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3年,上游乳企依旧却在"寒冬"中煎熬。
 
  2023中国奶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指出,目前整个奶业面临几大挑战,包括2022年液态奶消费已出现8年来首次下降,降幅达8.6%;上游原奶行业亏损面超过60%,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辐射牧场2023年5月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3.42%,3000头以下辐射牧场存栏减少6.28%。
 
  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前五大奶牛牧场运营商之一的澳亚集团也面临着业绩承压的风险,2023年,其综合亏损净额约人民币4.5亿元至5亿元。
 
  毛利率持续下滑
 
  自2022年底挂牌上市以来,澳亚集团股价不断下行,2月19日,澳亚集团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股价最低报1.26港元。
 
  股价的低迷或许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澳亚的业绩充满顾虑。从2022年全年来看,澳亚集团营业收入为5.6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为2339.4万美元,同比减少77.6%,"增收不增利"现象明显。
 
  根据公司的预警公告,如今这一趋势仍在持续,澳亚集团甚至还陷入亏损的泥沼中。近日,澳亚集团发布公告,集团预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取得综合亏损净额约人民币4.5亿元(单位下同)至5亿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纯利约为1.58亿元(2340万美元)。
 
  据公告披露,预期亏损主要原因为,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变动的亏损(重估亏损)。2023年,澳亚集团预期重估亏损将介于约6.4亿元至7亿元,而2022年为1.58亿元(2340万美元)。
 
  澳亚集团透露,其重估亏损主要归因于过往12个月期间的原料奶售价下降及饲料成本增加及股东贷款及其累计利息已无法收回。另外,2023年,澳亚集团原料奶及肉牛的平均售价较2022年分别下降约8.2%及7.6%,导致毛利率下降。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认为澳亚集团业绩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正如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所指出的,当前奶价和成本基本持平,甚至在某些地方成本已经高于奶价,这导致了行业亏损面超过60%。这对澳亚集团等乳企来说,无疑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其次,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通货膨胀、供应链紧张等因素也增加了澳亚集团的经营成本,从而影响了其盈利状况。
 
  再者,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新兴市场的开发等因素,都会对澳亚集团的盈利状况产生影响。
 
  最后,公司内部的运营管理、投资决策等因素,也会导致盈利状况的变化。
 
  与此同时,澳亚集团还在公告中指出,面对极具挑战的经济环境及疲弱的消费者需求,集团持续采取有效行动以提高经营效率及降低饲料成本。于2023年下半年,集团透过实施成本节约措施,实现毛利率较上半年明显改善。此外,于该年度,集团持续提高产奶量,并透过其内部饲料厂开始饲料加工。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成本压力是导致澳亚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澳亚集团作为上游乳企,其生产成本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饲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运输费用的提高等。这些成本的上升直接导致了澳亚集团的亏损。
 
  其次,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导致澳亚集团亏损的原因之一。乳制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为了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乳企可能需要增加营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导致亏损。
 
  最后,消费需求的变化也对澳亚集团的盈利状况产生了影响。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认识提高,他们可能对乳制品的品质和种类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乳企不能及时调整其产品组合以满足这些需求,可能会面临销售下滑的风险。澳亚集团可能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其产品销售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状况。
 
  官网显示,澳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于新加坡注册成立及存册的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拥有原料奶和肉牛两大主营业务,同时也销售自有品牌"澳亚牧场"的乳制品。2022年,原料奶和肉牛两大业务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7.2%及9.9%。
 
  近年来,澳亚集团毛利率在不断下滑。据东方财富显示,2019年至2022年,澳亚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34.6%、37.1%、33.7%和23.2%。其中原料奶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4.3%、36.7%、35.1%和25.4%,下降明显。
 
  对此,澳亚集团在2022年财报中解释称,由于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农产品、粮食和饲料价格上涨,连同发达国家公用事业价格通胀高企,中国整个奶牛养殖业承受着饲料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豆粕、苜蓿、燕麦等进口饲料,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价格上涨,给中国的奶牛牧场运营商带来了行业性的大幅利润率收缩。
 
  饲料成本的上升使得澳亚集团的销售成本也在增加。2019年至2022年,澳亚集团的销售成本分别为24.52亿、26.41亿、33.11亿和39.05亿。
 
  另一方面,澳亚集团毛利率走低也与原奶价格也有着一定联系。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10个主产省原料奶销售均价为3.66元/公斤,同比下降11.2%;2023年全年均价为3.83元/公斤,同比下降7.9%。2023年上半年,澳亚集团的毛利率仅为16.93%。
 
  与此同时,澳亚集团的存货规模还在逐年走高,2019年至2022年,澳亚集团的存货分别为6.1亿、6.7亿、10.2亿、13亿元。
 
  库存挤压,销售不畅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不断走低。2020年至2022年,澳亚集团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68、2.63、2.48,存货周转率在不断下降。
 
  上游乳企生存困境凸显
 
  近年来,奶价下跌、饲料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上游企业的利润,除澳亚集团外,西部牧业、庄园牧场也均处于亏损状态。
 
  1月30日,西部牧业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000万元到6500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298.4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250万元~8750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934.71万元。
 
  1月31日,庄园牧场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亏损6000万元到9000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亏损8400万元到1.15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西部牧业和庄园牧场在公告中均提及市场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和原奶价格的下跌,饲料成本的增加。
 
  西部牧业认为,公司年度亏损的原因包括乳制品市场终端需求持续疲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销售额和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另外,受生鲜乳价格下跌,养殖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参股的奶牛养殖公司亏损,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庄园牧场则在公告中指出,受国内原料奶供需阶段性不平衡带来的原奶价格下行及奶牛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等市场原因,公司牛只估值下降。此外,终端市场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公司市场投入费用持续扩大,销售费用同比有所增加。
 
  显然,奶价下跌,饲料成本上涨、消费疲软等问题持续困扰上游乳企,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上游乳企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柏文喜对大公快消表示,首先,优化成本控制。乳企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方式,来减轻成本压力。
 
  其次,加强研发创新。通过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深化市场拓展。乳企可以积极开发新的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最后,加强风险管理。乳企应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环境、市场需求、政策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经营风险。
 
  同时,乳企也可以考虑通过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分担风险,共同应对行业周期的挑战。
 
  江瀚则指出,首先,上游乳企应该加强成本控制与优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要关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其次,上游乳企需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并进行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根据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和品质的需求,研发新的乳制品,如功能性乳制品、有机乳制品等。通过不断创新和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此外,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也是关键。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提高销售量。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有助于乳企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王杰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