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场上传出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辞职后,近期宗庆后弟弟宗泽后携新品牌“娃小智”高调入局,以“同配方、更低价”直击宗馥莉主推的“娃小宗”软肋,150余家经销商的快速签约,将家族内部的分歧彻底摆上市场台面。
2025年9月,由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旗下7家公司联合发出通知称,因“娃哈哈”商标使用存在复杂历史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为维护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目前,“娃小宗”首款产品凝香乌龙无糖茶定价为4元。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娃小智’与‘娃小宗’的对垒,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家族权力、战略路线与品牌遗产的争夺战。它警示所有家族企业——若不能在企业转型期建立制度化的治理结构与代际协调机制,亲情终将让位于利益,内斗将成为企业衰落的起点。”
叔侄“对垒”
2025年10月,宗泽后以“老娃哈哈人”身份推出新品牌“娃小智”,招商初期便签下150余家客户。
虽然招商海报显示的是“购买‘娃小智’产品10万元以上即可获得该区域独家经销商资格”。但“娃小智”相关招商人员表示,“娃小智”品牌从2024年11月开始运作,“我们从国庆节前后开始做娃小智,这边属于宗氏家族,就是宗泽后这边,相当于我们要和宗馥莉一起竞争市场。目前成为代理没有保证金,首次拿货不低于3万块钱就可以了。”
更具冲击力的是“同配方、更低价”的宣传口号,作为娃哈哈早期创始人宗庆后的关联者,宗泽后对产品体系的熟悉度让这一说法颇具迷惑性。
与此同时,随着宗馥莉的“接棒”,其迅速推动“宏胜系”势力扩张。
2024年底,时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的宗馥莉要求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到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落地实施。据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显示,2025销售年度已有北京、黑龙江、西藏等14个市场的经销商,将合作主体从娃哈哈集团变更为宏胜旗下销售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宗馥莉上任后,吴建林、余强兵等多名娃哈哈“老臣”悉数退出董事会,取而代之的均为“宏胜系”核心成员。
除此之外,另一个引发争议的是劳动合同转签。彼时,有娃哈哈老员工爆料称,整个杭州地区大概有100多位员工因未将劳动合同从娃哈哈转签至宗馥莉掌控的宏胜,致年终奖(包括干股分红)相对过去减半,有的甚至比以前直接打了2至3折,转签员工部分年终奖和分红也降了20%至30%。
在宗馥莉辞职消息传出后,宗泽后直言:“宗馥莉把一手好牌打个稀烂,娃哈哈这个品牌算是栽在她手里了。”
内忧外患,宗馥莉二次请辞
宗馥莉的接班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24年7月,接棒不满150天的宗馥莉因“经营管理合理性受股东质疑”首次请辞。
彼时,宗泽后就曾在朋友圈公开表态是件好事:“宗馥

莉火力四开,锋芒毕露,应了古语:刚易折;如果全是你自己的股份,当然你可以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国有企业你就是个职业经理人。”
虽然一周后娃哈哈发布声明称经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决定继续履行管理职责,但无疑已显露出与股东及元老的尖锐矛盾。
随后,多家媒体公开报道称,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但据企查查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6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还未发生变更,法定代表人依然是宗馥莉。
柏文喜指出:“宗馥莉辞职后,宗泽后迅速推出新品牌,被外界普遍解读为‘趁虚入局’,意图争夺宗氏家族在饮料市场的主导权。”
值得注意的是,宗氏的内部纠纷并不仅限于宗馥莉与宗泽后,宗馥莉还曾陷入与3位同父异母兄弟姐妹的18亿美元信托纠纷。
据了解,上述三名兄弟姐妹分别是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继盛(Jerry Zong),2024年底3位兄弟姐妹化身原告,一纸诉状将宗馥莉告上法庭。三位原告指出,宗庆后曾指示下属通过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汇丰账户2024年初余额约18亿美元,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5月,已有110万美元被转出该账户。
娃哈哈方面表示这是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运营及业务并无关联,不会提供任何答复口径或相关回应。
在柏文喜看来:“娃哈哈通过声明强调运营独立性,试图将‘家事’与‘企事’切割,但在消费者与合作伙伴心中,家族治理的不确定性已被放大。”
在这场家族权力、战略路线与品牌遗产的争夺战中,娃哈哈这艘饮料行业的巨轮将驶向何方,仍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