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和韩国本是一个国家,二战后外来势力插手分裂,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七日分别加入世界最大的政府组织联合国以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两个国家。今年以来,朝韩举行了首脑会谈,相互来往日益频繁,推动半岛局势走向缓和。我在朝鲜和韩国都呆过,本文不拟论述朝韩不同的政治体制,仅就文化方面的异同,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文字。朝鲜半岛本无文字,十五世纪李朝世宗大王创造文字,史称“训民正音”之后,朝韩都开始使用方块拼音文字。朝韩词汇中大部分为汉字外来语,有时直接写汉字,但朝鲜已取消汉字,韩国还夹杂在文字中,报刊仍用汉字名,如《中央日报》、《京乡新闻》等。韩国国会座位名牌,姓名几乎清一色汉字。朝韩语言文法一致,但用词有较大差别。朝鲜语言比较纯洁,而韩国滥用英语外来语,充斥街头和报刊。不过总的看,朝韩语言相通,交流来往没有任何问题。
在文化艺术方面,朝韩人民能歌善舞,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无论在平壤,还是在首尔,节日出游都可看到,身着盛装的男女边歌边舞,气氛热烈。女性荡秋千更是朝韩双方的共同的特点。朝韩对民歌和民族舞蹈都十分重视,《桔梗谣》、《阿里郎》、《金刚山》等至今广为传唱,在重要活动中还有演出。但朝韩之间在文化艺术方面,由于近现代历史经历不同,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差异。朝鲜歌舞仔细品味,受中国和苏联影响不少。《买花姑娘》插曲就借鉴了中国北方民歌的韵味,而《密林啊,请你告诉我》等一些大型歌剧,又隐约听出苏联歌曲的味道。韩国歌曲则主要是受西方的影响,几乎每场音乐会必唱美国歌曲,青年演员跳的舞蹈也多来自西方。还有一点,朝鲜十分重视杂技艺术,有专门的杂技剧场,演员演出水平很高,在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奖。而韩国至今把杂技看成“杂耍”,不仅不重视,而且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
人们的穿着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朝韩在这方面有很多共同点。朝韩男性在正式场合多穿西装,朝鲜有人穿类似中山装的金日成式服装。民族式长袍长裤现在除农村老人外已不多,不过在一些特殊场合,有的人还穿它以展现民族特性。朝韩女性穿民族服装小袄长裙,特别韩国的一些庄重活动,规定它为正式着装。不过这种民族服装细看也有区别,朝鲜是正统的民族形式,韩国则发生了某些变化,如演员所穿的长裙越来越宽大,而居家所穿为了方便裙子短了不少。朝鲜半岛素有“南男北女”之说,即南方男子英俊,北方姑娘漂亮。不过据我多年观察,朝韩男子长得似乎差不了多少,而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确实是朝鲜胜于韩国。
除去服饰外,文化方面重要的就是饮食了。朝韩的共同特点是,都喜欢辛辣,每顿饭都少不了泡菜和辣椒酱。冷面是半岛南北人民十分喜爱的食品,特别讲究吃荞麦面做的冷面,但就味道和质量而言,朝鲜更胜一筹,至今在首尔可以看到“平壤冷面”的招牌。烤肉也是南北人民共同喜欢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用葱、姜、蒜和酱油腌好牛肉,然后用木炭烤制,牛排比牛肉味道更加鲜美。南北人民平时特别是过节还喜欢吃打糕,把和好的糯米放在石头上,用棍子不停地敲打,据说打的时间越长越劲道、越好吃,成品或圆或扁,可有馅也可没馅。朝韩人民主食均为米饭,各种小菜多样,汤最常见的是酱汤和海带汤。纯正的朝鲜半岛饮食,还是南方的更好一些。如果说南北饮食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朝鲜饮食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借鉴了中国的一些烹调技术,而韩国虽然有不少中餐馆,特别是炸酱面成了一种特殊的快餐,但更多引进的是西餐,甚至总统正式宴会都上西餐,朝鲜是绝对没有的。
由于朝鲜半岛南北人民的顽强拚搏精神甚佳,体育竞技中不服输、力求胜利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考验毅力和体力的马拉松、足球、拳击、举重等项目是他们的强项,朝韩马拉松选手在国际比赛中常常名列前茅。朝鲜足球上个世纪曾进入世界八强,韩国足球在二〇〇二年世界杯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具有拚搏精神,又精于运动技巧,所以乒乓球、羽毛球、滑冰等项运动也为朝韩选手所擅长,朝韩女子乒乓选手在国际比赛中曾多次打败过中国选手,朝韩女子乒乓球联队还曾在世界锦标赛上战胜过中国队。朝韩已不止一次在亚运会和奥运会上,以朝鲜半岛旗帜共同入场,相信他们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