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平安小姐陪伴港人成长\过来人

2019-02-27 03:18: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以平安二字组成的平安小姐,在六十年代无人不识\作者供图

  特区政府成立之后,创造了两个卡通人物,一个叫“清洁龙阿德”,另一个叫“大嘥鬼”,前者主要功能是宣传清洁香港,并以“香港人冇嘢係唔得”为口号;后者则主责宣传“食得唔好嘥”的环保讯息,效果如何,相信还有一段时间考验,但若论造型,笔者就觉得在六十年代的“平安小姐”和七八十年代的“垃圾虫”更加深入民心,特别是“平安小姐”,利用平安二字组成一个卡通人物,而且功能不单在於清洁,还涵盖多个範畴,包括“要早晚漱口,以洁淨口腔”、“盖好垃圾桶,虫鼠无食粮”、“盖好天台水箱,防止蚊虫滋生”、“只饮煮沸之水,勿饮不洁之水”、“疏通沟渠,免碍卫生”、“扑灭可恶的苍蝇、牠们能传播疾病”、“食物收藏好,虫鼠不能到”、“修理墙壁,免藏虫鼠”、“清除空樽空罐、防止积水生蚊”、“先有清洁的手,才有清洁食物”、“沸水浸碗碟,病菌就消灭”、“保持你的身体清洁”等等。

  这位平安小姐生於一九五九年,她的使命直至一九六九年才完结,前后经历了十年,因此现时六十岁以上的读者对她的形象会特别深刻,在这段期间,平安小姐可以称得上事事关心,除了以上提及的清洁卫生任务之外,还肩负道路安全教育,由於后来有人创作了另一位卡通人物——斑马先生,平安小姐才卸下了道路安全教育的责任。

  以今天的眼光看,平安小姐的宣传句语确实有点“求其”,既不讲究押韵,也不要求文字修饰,这可能与英国人不重视中文有关吧!

  七十年代之后,随着平安小姐退役,港英政府开始推行清洁香港运动,还创造出另一位卡通人物——垃圾虫,还邀请歌星叶丽仪主唱主题曲,结果大收宣传之效,当时港英政府更不惜工本,将全身绿色和满布白色斑点的垃圾虫搬上电视屏幕,令其形象更加深入民心,不过,儘管这位卡通人物非常成功,但也有功德圆满的一天,在九十年代之后,港英政府可能由於面对中英就香港前途谈判而无心恋战,令如火如荼的清洁运动突然青黄不接,这段真空期长达十多年,即使特区政府成立后,仍然没有新的卡通人物出现以取代垃圾虫的功能,直至最近几年,才有“清洁龙阿德”出现,但平心而论,“阿德”的形象始终比平安小姐和垃圾虫逊色,以致直接影响清洁香港的效果,君不见现时香港确实回到满街垃圾的年代,特区政府的官员对此实在责无旁贷。

  讲开垃圾虫,各位是否记得与垃圾虫同期出现的还有只有一对眼睛的宣传品吗?它的设计虽然简单,但胜在令人过目不忘,而且好像随时随地都监视着乱抛垃圾的行为,教人只要看到这对眼睛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警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