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摩星岭“白屋”──爱国港人之痛/朱昌文

2019-05-02 03:17: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白屋”经活化后的芝加哥大学布思商学院教学大楼/作者摄

  西环摩星岭一处山坡上面的丛林中,有一座神秘的三级历史建筑物,两层高,墙身白色,它被一堵顶上佈满倒刺铁丝网的围墙与马路分隔开来,路过的人多不知这是一座什麼建筑物,只好称之为“白屋”。直至一九六○年代,它被警方政治部征用,取名为域多利道扣押中心,专门用作羁押和拷问被认为危害港英管治的“政治犯”。一九六七年发生的“五月风暴”事件期间,最少有五十二名爱国人士未经审讯便被扣押於此,其中多位是社会知名人士,他们被扣押的时间长达数月至一年多之久,受尽痛苦折磨。他们把这所暗无天日的黑狱称之为“摩星岭集中营”。今天,不少上了年纪的爱国港人忆起这座“白屋”的黑暗历史,心头仍难免隐隐作痛。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白屋”空置了十多年,直至二○一三年,特区政府教育局以一千元象征式地价批出“白屋”建筑群予芝加哥大学布思商学院(Chicago Booth),改建为校舍,并於二○一六年命名为“香港赛马会芝加哥大学教学综合大楼.芝加哥大学袁天凡、慧敏香港校园”,总工程耗资五亿八千万港元,楼面面积五万三千平方呎,其中四万四千平方呎为新建部分,设施包括一座设计独特的S型教学大楼、小组研讨室、图书馆、演讲室及学生休憩区等。“白屋”的古蹟部分活化为“香港芝加哥大学古蹟校园”,设有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

  经过两年大规模改建、新建及活化工程后,一座美轮美奂的芝大布思商学院於去年秋天基本建成,八月开始局部启用,学生可以正式上课。而“白屋”古蹟部分的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也於去年底建成,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日前,我随同一群传媒界朋友前去“白屋”这座当年出了不少新闻的建筑物参观。大家跟著一位工作认真的导赏员遊遍校园各个开放部分,用心去看和听她的详尽介绍。从她口中,我们知道,这所学府开办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为期二十一个月的课程学费高达一百三十五万元。现有一百多名是在职学生,他们来自亚洲各地,包括内地、新加坡、日本、印度等,本港学生只佔两成多。

  最后,我们来至最有兴趣参观的“白屋”原址,也就是B座建筑物。“五月风暴”期间,五十二位被无理逮捕的爱国人士就被扣押於这裏两层楼十多个狭小的囚室内,其中包括知名的傅奇、石慧、廖一原、任意之、黄建立、黄祖芬、汤秉达、张亚津、蔡渭衡、凌宏仁以及多位工会领袖等。我们通过扣押所入口仍然保留的铁栏栅进去,看不到囚室的原貌,原来早已全部拆除了,改建为课室,只在入门后面的囚室原位天花上留下斑驳痕迹,让人想像。不过,墙壁上贴上许多反映当年实况的文字和图片,令参观者有个概略认识。

  其中一张影印的图片,是时任香港华人革新协会秘书的蔡渭衡被囚禁在这裏一年半获释后所写的文章片段,忆述当时受折磨的苦况。文中说:“一个人被困在不足六呎乘四呎的囚室裏面……那个被营友称为‘罐头’的狭窄囚室,内部设计精心炮製——密封的单人仓,地上只有一块本板做床,墙角上装有强力风机,不怕没有空气,天花板亦装有一盏大射灯,不愁黑暗……二十四小时不停被轰轰隆隆强风和照射灯滋扰,又怎睡得安稳?身上只有内衣裤,即使是正值炎夏也令人觉得十分寒冷……饭菜是什麼呢?用胶盆送来的‘沙穀米’、臭鹹鱼仔和半杯茶。”另外,他在报上所写的文章还说,单独囚禁的“政治犯”与外界隔绝,三面墙上都装有窥镜。房间裏没有厕所,很多被囚者迫於无奈在房间裏就地解决。从蔡渭衡上面所述,可知被囚者所受的虐待是多麼的不人道。

  因为抗议港英政府的高压管治而遭拘押於摩星岭集中营的五十多位爱国人士,当时并没有被暴虐手段吓倒,没有屈服,他们抖擞精神,奋勇鬥争。在“白屋”的展板上,贴有一张精美的彩色贺卡图片,看清楚,原来是时任西贡公立学校校长凌宏仁,被囚时与营友合作製作了这张用毛泽东主席所写的词《卜算子.咏梅》的国庆贺卡,同庆节日和互相鼓舞鬥志。贺卡上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祝一九六八年国庆。摩星岭集中营全体战友敬祝。”贺卡表现了一众被囚爱国者坚强不屈的精神。

  在“白屋”内流连良久,鉴往思今,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回想在港英管治时代,爱国同胞受到的压迫,那时哪有民主、自由、文明、司法公正可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纸空言。一九六七年的“五月风暴”,起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当年港英施行“三高”政策,引致民生困苦,贪污盛行,警察欺压百姓,民怨沸腾,官逼民反,因此一宗劳资纠纷,激化为一场严重的社会动乱,有其必然因素,不能简单地一味说是受到内地“文革”和极左思潮的影响。因此,“白屋”古蹟展示板和所有刊物,把“五月风暴”称为“六七事件”,定性失诸中肯持平。

  总体而言,“白屋”经活化后,保留部分古蹟,不是全部拆除,尚算尊重历史,让市民有机会到那裏上一堂香港近代历史课或是国民教育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