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前的这位德国老大爷是我的德语老师,他正在修改我写的德语作文。我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坐在他面前,战战兢兢地看着他用笔一个一个地圈出我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直到他突然把笔从纸上拿开,放到右边桌子下轻轻地甩了两下,我才意识到他用的是钢笔。
钢笔对我来说已经是久远的记忆了──从小学高年级用到高中出国,之后便再没碰过钢笔。生活中大都用的圆珠笔或者签字笔水笔,偶尔借用一下小孩的铅笔。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老师、父母都不允许我们用圆珠笔,原因是“坏字”。坏字的意思是把字写得越来越难看。这是不是真的我无从考证,只是依然记得用钢笔的时候全手弄得都是墨水,或者考试时突然钢笔没墨水了的尴尬场面。
“传统来讲,德国小朋友离开铅笔以后最先接触的是钢笔。”德国老大爷看到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他手上的钢笔,“现在可能不一样了,至少十年前用钢笔的人都还是很多的。”
“现在用钢笔的德国人也挺多的。”我依然在看他的钢笔,“我在美国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见过人用钢笔,而在中国,用钢笔的也大都只有中学生,成年人也不用钢笔了。”
“现在的钢笔比以前也方便多了。我小时候最开始,用的是蘸墨水的钢笔。你知道麼?就像古时候用一根羽毛当笔的那种,蘸一下,写几个字,然后又需要再蘸一下。现在人们一定无法体会那种在文思泉湧时被墨水一次一次打断的那种抓狂的感觉。”老大爷说得很来劲,手裏拿着钢笔模仿蘸墨水的样子,“后来才有了那种可以储存墨水的钢笔,现在连墨水瓶都不需要準备了,可以直接换墨水芯。我们德国人做钢笔还是很厉害的!”
“那是当然!我身边已经有好几个朋友来让我帮忙买几支德国钢笔回去了。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要求时真是相当吃惊啊,这都是些十年以上没用过钢笔的人呢!”
“哈哈哈!你知道麼,我前两天刚和一个九○后的小伙子讨论过这个问题。我问他,你们看到我用钢笔,是不是觉得像看古董,一脸惊奇的样子?你知道他怎麼回答麼?”老大爷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儿,“他说:‘不!用钢笔现在是最时尚最前卫的事儿!网上的潮人都会用钢笔写纸条,写出那种钢笔才写得出来的粗细力度区别。或者写字难看拿不出手的,也得在西装外套上别一支钢笔!’”
“这我相信,真正的硬笔书法还是一定要用钢笔写的,笔画之间才有那种气场和风度。至少中文是这样的。至於西装外套上别钢笔嘛,我还真不知道这成了时尚潮流!”
“潮流归潮流,最好不要漏墨就行!”老大爷摆弄他手上这支看上去有些年代的钢笔,满手都是墨水。我这才看到,他身后椅子背上的西装外套上,还别着另一支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