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严诗喆

2020-09-22 04:24: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视剧《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海报\资料图片

  疫情期间,足不出户,在家欣赏各类影视节目,似乎成为人们一项必不可少的消遣。在视频网站的推送提示下,笔者忙裏偷閒,有机会“重温”不少影视经典之作。其中,首播至今已达十年之久的TVB电视剧《巾帼枭雄》系列给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第二部《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秋佳节将至,剧中人物所传达的情谊与默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适用於当前语境,平添了层次丰富的共情维度。

  《义海豪情》的故事以大时代为背景,主要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抗战时期,再跨越新中国建立三十年、全球冷战阶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语境,为剧情铺展、人物塑造、情感渲染、效果叠加,创造了可能、奠定了基调、进行了加持。在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战乱中的人们,对家人、朋友,甚至爱人的约定、默契、祝福或承诺。历经同生共死的淬炼,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提纯至通透、彻悟的境地,不求“朝朝暮暮”,只求各自安好、有缘再会。

  在八年抗战中,男女主角多次出生入死,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和默契。於是,与同历生死的街坊邻裏相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杯话别过后,二人决定一同前往美国檀香山。身处乱世,他们在出走前夜竟意外失散於枪林弹雨中,自此生死两茫茫。女主独自抵达檀香山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华文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意,希望终有一天能找到这位生死与共的知己。与此同时的另一面,男主自从被炮弹击中失忆后,留在了内地,后来逐渐恢复记忆,尝试各种途径寻找女主未果。直至改革开放,女主有机会回到内地,重遇失散三十年如同亲人般的街坊邻裏,终与这位有着生死之交的男主重逢。战争无情,人间有爱,在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概括、诠释了生於乱世的人们深厚的情谊。

  每每看到与战争相关的影视作品,我们才会恍然大悟──生於和平年代是多麼值得感恩的幸事。战争固然残酷至极,而当前的疫情也不见得仁慈多少。不论科技如何进步,通讯、交通如何发达,生命所面临的未知与挑战却从未缺位。这场全球的抗疫之战,竟让我们在和平年代更能与乱世之不确定、不安、无助等景况共情。岁月静好的年头,在中秋佳节向亲朋送上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问候,显得多麼诗情画意,久而久之,却似乎变得欠缺新意。

  殊不知,不论置身战争、乱世,还是处於疫境、未能与亲朋团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人与人之间,对於彼此多麼恰到好处的问候、礼轻情重的祝福!可以说,这是心意相通的人们、彼此之间的默契。

  出於求学的需要,近年的中秋、乃至新春佳节,我都鲜少与家人共聚。幸好生於二十一世纪,通讯技术发达,即便相距甚远,仍能随时随地与亲朋保持联繫。今年中秋,我将仍在南洋星洲度过,盼与友人聚首,对月言欢,聊慰疫境之下的种种辛酸与不易。对於更多未能相聚的亲友,不论置身同一座城,抑或相距千万里,惟愿平安喜乐、各自珍重,举杯对饮,共赏一轮明月。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历久不衰地传颂千年,启发后世无数的文艺创作与呈现。不论烽火岁月,抑或疫境当前,此一名句联同中华文化宝库中浩如烟海的矿藏、遗产,注定成为这一民族世代相传、最为珍贵的财富。“华”作为一种民族身份,与其所内涵、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一道,超越时间、地点、国界、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等局限,为认同该身份的中华儿女所共用。这份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直面国际时局变迁、人类命运跌宕等挑战或艰险之际,屹立不倒的底气,通透彻悟的智慧,更是该民族儿女之间独特的默契或“通关密码”。

  世代相传,历久弥新,耳熟能详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依然在每一次的应用、再诠释、再创造中,被赋予更丰富的意涵,为民族文化库藏持续注入新血液、新灵感、新能量,在可预见的未来,定将生生不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