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经纬/复古流行话钢笔\吴 捷

2021-05-03 04:24: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用钢笔写字是一种独特体验。\资料图片

  不妨设想如下场景:开会前,人们三三两两入场就坐,打开笔记本电脑,或拿出各色廉价塑胶圆珠笔随意丢在桌上,準备做笔记。对那些橙黄橘绿的庸脂俗粉,你报以微微一笑,然后亮出一支通体深黑、小巧轻盈的万宝龙波西米亚(Montblanc Boheme),好整以暇,旋下笔帽,再轻轻转动笔身末端,探出银光闪闪、修长秀气的笔尖。这时你环视全场,好像青锋出鞘的侠士,踌躇满志,只待一试利刃──只恨诸君已在专心听讲,对你手中的宝物全然视而不见。

  确实,如今有几人还在用钢笔写字呢?一八八四年,Lewis Waterman改进了从前无法控制墨水流动、容易漏墨的笔舌,发明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钢笔。二十世纪初,圆珠笔诞生,但钢笔直到六十年代仍然是写字的首选工具,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常作为毕业礼物由长辈赠与年轻人。四十年代末流行的派克(Parker)五十一系列售价十二点五美元起,相当於今天的一百三十美元,如今可买到普通14K金笔。随着圆珠笔工艺改良、价格降低,继而走珠笔风行一时,钢笔逐渐式微。在电脑和键盘大行其道的二十世纪末,手写已然少见;即便偶尔一写,用的也是圆珠笔、走珠笔、中性笔。钢笔,本来已像怀錶一样,成为收藏家搜求的古董了。

  其实,正因写字的机会不多,所以只要有用纸笔书写的场合,就要让写的过程尽量舒适愉悦。而用钢笔写字的体验,是圆珠笔等后起之秀无法替代的。钢笔本身的特性,使人可以写得又快又轻,适合快速大量做笔记,更能使字体更美,还可以换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墨水写到纸上,颜色在眼前渐变:紫红中的红,霎时褪去,只留下纯正的紫;或者一抹亮蓝色转瞬闪过,沉澱为稳重的黑。随着落笔和提笔,每一笔的末尾则形成深浅不同的阴影……像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谷崎润一郎那样对光和色彩特别敏感的人肯定喜欢。用钢笔练字、写日记、做笔记,不仅使心情美好,还是个人风格的展示。每晚坐在书桌前,选一支心爱的钢笔,打开手帐、日记本,想起余光中先生在六十年代,“几百亩的稿纸,要派克二十一去开垦”,“血自我的心中注入指尖,注入笔尖,生命的红色变成艺术的蓝色”;而我如今不必辛勤爬格纸,只是随意挥洒,点缀情境,看墨水从笔尖流淌而出,好像自己灵感和思想源源不断湧出,由白纸一一捕捉,是非常轻鬆快乐之事。  

  世上原有不少与我想法相近的人。就在最近十年,钢笔重新流行起来。钢笔发烧友们写博客、做视频,评测不同品牌的钢笔和墨水,带动了世界各地网上论坛的兴盛。嗅觉敏锐的老牌商家不失其时,不仅重操旧业,还与古为新,开发出新品笔墨,满足各收入阶层的需要,更有新厂和新人加入这一复兴潮流。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英国墨水生产商Diamine本已处於停业边缘,近年推出多款极受欢迎的新品,起死回生。二○一二年创办於美国的Organics Studio研发出几种呈现特殊光泽(sheen)的彩墨,直追日本文具巨擘写乐(Sailor)的“山鸟”等著名品牌,特受追捧。高仕(Cross)、白金(Platinum)等众多老牌笔商都为学生群体和钢笔新手设计了中低价位钢笔。一九三○年代创立的德国凌美(Lamy)钢笔在美国的代理商於二○一七年在纽约和三藩市开了实体店,生意兴隆。

  去实体店买笔的优点是可以亲手一试。毕竟,每个人因手的大小、握笔习惯、个人偏好不同而适合不同粗细、重量和笔尖形状的笔,而这种因人而异的独特取捨却只是一种难於言传的感觉,无法转化为重量、直径、长度等具体参数。日本作曲家团伊玖磨喜欢用钢笔写乐谱,试用了各种品牌,觉得日本笔的笔尖太软,派克太硬,犀飞利(Sheaffer)耐用却“总感到不够味”,最后选定万宝龙和百利金(Pelikan)两种德国笔,既坚固又有弹性,能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可用力写出多达四五十页的大型乐曲总谱,笔尖丝毫无损。起初不上手的钢笔也是可以“驯服”的。一支笔用久了,好像驾驭多年的骏马,那种手笔合一的感觉千金难换。聂华苓在回忆录《三生三世》中说她大学毕业后买不起钢笔,一天殷海光先生拿到稿费,买了一支新派克钢笔,将自己的旧派克笔送她,她十分感激。次日,殷海光却来跟她吞吞吐吐商量,可否二笔交换,因为那支旧笔他用了多年,习惯了。聂华苓接过新笔,将旧笔奉还,殷海光郑重道谢。我写日记时喜欢用Sailor“名月”,日语意为阴曆八月十五或九月十三的月亮,白玉色笔身,有细细金沙点缀,如皓月流光,笔尖柔中带刚,阻尼感适中。日常记录则用Pilot Metropolitan,细硬钢尖,一触纸面,笔走龙蛇。二者皆非所谓名笔,但“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日用品就像时装,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内容和式样在流行,时过境迁,遂为后浪取代,销声匿迹。但流行的发展并不都是线性的,更常见的是循环。新近复兴的钢笔就像传统机械腕錶的命运:取而代之的廉价货,如一次性圆珠笔、塑胶电子錶,只给人以便利,却很难谈得上有什麼美妙的使用体验。所以好雨知时,沉寂之后的枯木逢春往往能发出新枝,结合新时代的需求,在便利程度、外观设计、品种创新、用户体验等方面多有突破。流行,其实常常是糅合了新元素的复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