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动言集④/联俄容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苏锐鸿

2021-05-25 04:24: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资料图片

  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被袁世凯解散。一九一四年,孙中山先生以国民党党员为骨幹,组成中华革命党。一九一九年,又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一九二○年,陈炯明攻取广东,迎孙中山先生重掌军政府;次年,孙中山先生就任非常大总统,主张北伐统一中国。陈炯明不甘屈居人下,他反对北伐,力推美国的联邦政体的“联省自治”。孙、陈二人,因而决裂。一九二二年,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并用汽油焚毁孙中山先生住所粤秀楼。孙中山先生被迫离开广东,移居上海。

  孙中山先生认为革命事业屡遭挫折,是由於党组织鬆散,又没有忠於革命的军队所致,於是决心改组中国国民党和建立革命武装力量。这时候,刚在上海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引起孙中山先生的注意,经苏联从中协助,遂有联俄容共的想法。

  当时联德未有眉目,联英更不可能;孙中山先生倡言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与英国利益有衝突,并曾大力支持香港海员罢工,跟港英政府对抗。另一方面,孙中山先生早於辛亥革命时已与俄国革命党人接触,他对列宁颇为推崇,亦曾自言“共产是民生主义的理想,民生是共产主义的实行。”

  一九二二年,苏俄人员马林与中共中央委员开会,希望联合中国国民党,共谋发展,藉以壮大中国共产党势力。这时候,国民党员已达八千二百一十八人,中共成立不过两年多,党员不过五百人。不久,苏俄代表吴廷康、马林等先后会晤孙中山先生,洽商国共联合。孙中山先生婉拒之,惟请求容共则可从。后来孙中山先生接见李大钊,并准其加入中国国民党,於是李大钊成为加入中国国民党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

  一九二三年一月,滇、桂军在孙中山先生策动下,击败陈炯明,夺回广州,中国国民党声威重振。苏俄代表越飞到上海和孙中山先生会谈,一再强调“俄国命中共加入国民党,是为了完成中国的国民革命”、“共产主义在俄国一时都不能实现,更何必顾虑会在中国实行”。二人遂发表联合公布,确定“联俄容共”政策,并重申苏俄愿意放弃帝俄时代对华的不平等条约及权益。

  孙中山先生回广州成立大元帅府,越飞派遣军事顾问到广州,以及给予二百万元的贷款。孙中山先生遣蒋介石到苏俄考察,又委任苏俄驻广州代表鲍罗廷为顾问,协助改组中国国民党。蒋介石回国后,在苏俄协助下,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并担任校长。

  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国民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容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联俄、容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并委任共产党员重要职位,是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其中中国国民党“一全大会”宣言更是由胡汉民、汪精卫、顾问鲍罗廷,以及共产党人李大钊共同拟定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因此这阶段又称为“大革命”,直至一九二七年七月,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为止。

  在“联俄容共”时期,是容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的;其中李大钊更是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介绍入党,并委讬他与廖仲恺、鲍罗廷等一起负责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至三十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者共一百六十五人,苏俄顾问鲍罗廷也参加了大会。中国国民党一全大会,孙中山先生以总理身份任大会主席,并指定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和李大钊五人组成大会主席团。

  大会选出中央执行委员二十四人,包括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和于树德,而谭平山更入选中央执委常务委员;至於候补执行委员共十七人,共产党员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等七人当选。全部合计,共产党员约佔总数的四分之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