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读书关键词/放慢: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米哈

2021-08-03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关于文学创作的比赛不少,关于文学阅读的比赛却不多,其中有一个有名的可算是“英国普鲁斯特摘要大赛”。这比赛曾经由电视节目《芒提.派桑》(Monty Python)主办,参赛者汇集在仿似《追忆似水年华》提到的海滨度假胜地,分两阶段比赛,第一阶段穿上泳装,第二阶段穿上晚礼服,并要以十五秒内的时间演绎出七大册《追忆似水年华》的摘要。

  其实,这个比赛的安排,与其说是要认真竞赛,更是一种认真的讽刺,大家各出奇谋,不过是想指出:普鲁斯特的经典钜作《追忆似水年华》实在写得太冗长、太囉嗦。

  经典著作,往往惹来经典批评,《追忆似水年华》最经典的批评来自于普鲁斯特的弟弟罗贝尔,他说:“真是可惜,人们要不是得了重病,或摔断了腿,哪有机会好好读《追忆似水年华》。”而如果你想在病榻上阅此书,请参考我的个人经验:《追忆似水年华》绝对会加剧你的头痛病征。

  拒绝出版《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册的社长便说:“我实在搞不懂。这家伙为什么得用三十页来描述自己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呢?”社长的提问是合理的,为什么要用三十多页写失眠?为什么要用约二百页写一个舞会?为什么要以二百多万字百折千回地写一段回忆?或者,我们可以从书中最长的一句话得到启示。

  《追忆似水年华》最长的一句,写在第五册《女囚》:“在一对崭新、厚实的扶手椅形成的梦土间,冒出一张沙发椅,还有玫瑰红丝绒面的小椅,以及锦缎覆盖、尊贵如人的牌桌──说尊贵如人,因为这牌桌也有一段过去与记忆,在这孔蒂滨河街客厅寒冷的阴影之中,仍保留旧日在蒙多维尔街从窗外洒入的温暖阳光(那几扇窗跟维尔迪兰夫人一样,能正确无误地显出日起日落的时间),还有从拉斯普里埃玻璃门透过的光线……”

  如果我放肆地将整句句子完整地抄录在此,恐怕编辑要来追回我的稿费。然而,从这一段节录,我们便会明白普鲁斯特的文字何以要如此委婉曲折,这是因为当他写一个客厅时,他实际上是要写因这个客厅而来的一层又一层的“过去与记忆”。换言之,迂回的,不是普鲁斯特的文字,而是人的回忆。

  《追忆似水年华》的回忆从味觉开始。话说,人到中年的叙事者探望母亲,母亲给他准备了一壶茶,以及一块玛德莲。玛德莲是一种扁扁的,像贝壳形状的小蛋糕,而当叙事者将玛德莲放在茶水里,啜了一口之后:“温暖的液体和玛德莲的碎片一入口,一种震颤穿过我全身。我立刻不动,注意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件奇事。一种细致的快感入侵我的感官,这种感觉很独特,跟什么都不相连,怎么来的也全无线索。一旦,我不在乎生命的无常,它的灾难也就无害,它的短暂也只是幻影……平庸、依赖和痛苦的感觉都离我而去。”

  这是《追忆似水年华》至关重要的一幕,那久未入口的玛德莲引领叙事者回到过去在贡布雷的时光里,也展现了普鲁斯特对回忆的理解:追忆,像落花掉入梦境的水面,花瓣慢慢地散开又形成似曾相识的花朵,一个细节带动另一个细节,一段回忆带动另一段回忆,想起一件事或物,又想起了一连串的时、地,与人。

  在此,我们终于可以读懂那书中最长一句何以如此的长,因为“这些东西又如斑点,点缀在这现实的客厅里,犹如一抹光线划过空间,把地毯和家具加以切割、定义、划分──穿过靠垫、花瓶、脚櫈、馀香、室内的光线,以及色调,雕凿、诱发出维尔迪兰夫妇从过去到现在想要在客厅表现的理想风格,表现得非常空灵而且栩栩如生”,此为这名句的结尾,也是教人读懂《追忆似水年华》的关键。

  普鲁斯特的文字如此纡曲萦绕,因为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够减慢我们阅读的速度,而只有这样放慢的速度,我们才能够体会到追忆的玄妙,明白闪过的印象如何累积了缠绵的情感。

  放慢回忆,让我们可以记起更多,同时,放慢生活,让我们可以记下更多。我仿佛听到普鲁斯特这般教导我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