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閒话烟雨/蒙蒙细雨看天井\白头翁

2022-04-11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安徽泾县厚岸王氏宗祠的天井。\资料图片

  天井,是中国民居中别具易经元素的特色文化。以天为井,以井观天,四方小井,却能容白云苍天,观“井”如观世,观“井”如观天。

  中国民居建筑何时形成天井格局,无准确记载。这是中国特有,更是江南特有,徽州特有。在独有的地理气候和人文观念作用下,徽州民宅逐渐形成内敛、紧凑、玲珑、封闭的格局。“天井”则成为这个宅院中重要的开放性元素,对话天地,坐“井”观天,宏荒大观,竟在窄小的天井中演绎,充满一种仪式感,道家的玄思遐念、儒家的家教尊严、诗家的精神情怀,皆别有一番滋味,更有一番神韵。

  天井一般在狭窄的当院,开设一方不大的“天窗”,多呈长方形,粼光闪闪、悠然静静,像堂前一方凝重敦厚的沉砚。多大的宅子,多富的人家,皆开一小小天井,影壁绕过就是这方碧水,一般不会超出十几平方米;小院之中,才显有灵气、神气。日光从早到晚照到天井之中,反射到堂上堂下,楼上楼下,无论一轮满月,还是一枕弯鈎,天井之上,银光四射,有不尽的月光;一夜数变,反射着一院一楼一堂一屋的华光异彩。临到黎明,倒映在天井之中的月亮会有“姊妹月”,留下双月双彩,那也是若干年来人们解释不清的天井奇景。逢有雨水,四方楼檐上的雨水会顺檐而下,汇入庭院,流入天井,雨大天井银珠迸跳,雨水一片“窃窃私语”;雨住而天井依然有潺潺流水,民间有论“肥水不流外人田”。尤其到雨后,二层木楼四方朝中央开窗,都是依靠天井借光的。别有一番风光。

  江南民宅的天井,多用小青砖铺地,到了黄梅天气,青砖缝隙中,就会生出一层细细绒绒的青苔;天井边沿上,会生出一种撒碎的小蓝花,不争不闹,在青苔中有股隐隐的君子气。天井有文化,有格调,下接大地的精灵神气,上承苍天的紫气霞光。天井人家还会在天井种上芭蕉或石榴,留取听雨落芭蕉打叶声。讲究人家的天井还会放置假山、盆景,盛夏初秋时节,推开朝天井的窗子,花香会扑面而来;春雨之后,一天井浓浓的春色,满天井滴翠的青绿,方能体会到“绿肥红瘦”。

  在南京,愚园胡思燮故园,有个小院“清远堂”,天井做得格外排场、讲究,浓厚的天井文化气场,四面皆香樟木的木窗,雕得窗窗都是看不完的艺术文化,正堂两房的大窗为金丝楠木的框,窗櫺上都是四书五经中的故事,甚为气派,甚为讲究。连瓦当上亦是福、禄、寿,“流水”上看不太清楚,似乎都刻着四季花草。天井内是茂盛的枇杷树,一树树的枇杷果,硕大的枇杷树下,竟有饮茶品景的石桌石椅,好一派天井文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