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永吉街的不变与变\邝凯迎

2022-08-23 04:24: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永吉街的旧店舖。/作者供图

  香港早年商业及文娱活动集中于中西区一带,从中环顺次到西环,是商业——南北干货贸易——娱乐。中环与上环的分界是一条永吉街,亦是商业与南北货商贸之分水岭,至今还未变。

  永吉街虽然是街道,但只作行人路不能行车,同样情况包括并行的永和街、机利文街,及在中环核心地带的利源东、西街等,这些皆当年的“私家街”,已由政府管理,至今作为行人通道不变;随时代变化,永吉街原建筑在七十年代先后拆卸改建成高厦,街道上有一排排的小贩路边摊,及批发人造饰物及食店等的商铺,目前尚保存早年进驻而较具名气的文联庄、柠檬王、忠记及波斯富唱片公司等。

  文联庄是一家提供传统书写工具文房四宝及书画装裱的商铺,似有多年历史、与西泠印社有长期合作的集古斋多元文化项目其之一的业务。

  李昆祥在一九五五年创立文联庄,他之前在苏杭街与友人合作二办庄(旧货),分伙后在一九七二年搬进永吉街。李昆祥对年轻书画爱好者甚为关照,捐赠纸笔,更保留传统订出书画篆刻订制的润例(收费标准),来协助一些小名家。他做生意长袖善舞,不少书画名家如叶恭绰、商承祚、谢稚柳等也为其店题辞或赠画。虽然今天电脑及流动通讯已成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文联庄保留了这传统文化,选择了不变。

  柠檬王是由曾任职中药店的唐镜培在一九七三年创立,早年在永吉街上推着木头车的车仔档售卖甘草柠檬,以“遵古炮制 与众不同”为卖点,自称“柠檬大王”,经五十多年经营,已迁入店舖而成为品牌小食。忠记是广州云吞麵名人麦焕池后人在香港开枝散叶其中的一家,早年全人手以竹升打麵,著名的云吞麵外,增加了慢火细熬的牛根腩捞面,变为另一热点,开业多年,在二○一○年入选米芝莲精选食肆。波斯富唱片公司是一家数码串流音乐年代硕果仅存的实体唱片公司,得到不少音乐发烧友对音质的坚持及支持,亦增加了影视产品,成为影音爱好者的“圣地”。尽管这三家有市场所需作出微调但基本不变。

  值得一提的还有永吉街八号,建于一九七六年后的诚利商场。

  诚利商场是三层的商铺,地舖较广阔,有走廊通往旁边的永和街,二、三楼间隔了大小几乎一致近十多平方米的小舖,合共不少于五十间,各分成三排,中有狭窄的通道,在九十至千禧年代是专卖古玩旧货的集中场地,间中杂有两三间邮品商店。这里经营古玩、文玩品种繁多,有铜器、瓷器、竹木石雕、漆器、佛器、玉器、印章及三彩陶器等等,令人目不暇给。

  据说当年诚利商场大部分店主多是同乡或亲属,租用多家店舖联营,他们往往亲力亲为,每一两周往返内地,拣货回港,由于货源不绝,对当年的古玩藏家而言,较已具盛名、买卖整齐古董货品的荷李活道、摩囉街及乐古道更为吸引,成为集散地。不少显赫藏家,如以《论语.述而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命名之收藏家社团“敏求精舍”的会员及古玩爱好者、一门五杰皆为医生的边耀良医生也是诚利商场的常客,边医生曾教导后辈不要小看放于店舖的泥头,实是艺术价值甚高的唐三彩;一些居港的外籍藏家也活跃于此,他们每每以Hunting(狩猎)来形容每次到访。

  诚利商场的古玩交易活动程度在千禧年后有所变化,原因是这些店主多年来与藏家建立了信任,搬舖到摩囉街,店舖大了更可扩大存货量,供相熟藏家选择。原舖丢空后接手人的行业不同,商场亦变得有点冷清。

  其实这宝地前身也非凡,是名食店陆羽茶室原址。陆羽茶室是由马超万及李炽南于一九三三年创办,原址前身银舖的东主周仲鹏加入为股东;马、李两人认为唐朝陆羽是我国“茶圣”,对茶很有研究,故以陆羽为名作为招徕;当时陆羽茶室共有三层,不少文坛名士如李侠文、冯时熙、南海江太史第十三子江誉镠(艺名南海十三郎)、太平戏院东主源詹勳等皆是常客,此外不少粤剧名伶如何非凡、梁醒波、薛觉先、靓次伯等常光顾;画家张大千、溥儒、邓芬等曾为座上客,并赠画作纪念。

  陆羽茶室在一九七六年迁往士丹利街现址,并得到霍英东、郭得胜、王宽诚、何添等投资,及后主理陆羽的一代茶王陈大炎亦成为股东,组成有限公司,买下士丹利街现址大厦,改名为陆羽大厦,搬迁到此的茶室地方较原址变大了,也如原店一样共三层,茶室内的柜枱、屏风、吊扇、花瓶、字画皆古意盎然,傢俬尽是酸枝花梨,均是原店舖旧物。

  永吉街的陆羽茶室偏重金银交易客路,迁至新址客源变为房地产商为主,正正与香港发展的轨迹同步。

  时代进步,店舖往往新旧交替,但也有变成冷门行业的店家,坚持下去,不变与变,不就是永吉街“新陈代谢”的特色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