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英伦漫话/空心“英大利”\江 恒

2022-11-17 04:24: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伦敦金融城一景。\资料图片

  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周刊(The Economist)日前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英大利”(Britaly),由英文British(英国)和Italy(意大利)组合而成,形容英国陷入政治乱局,越来越像意大利。岂料一石激起千重浪。

  该名词出现在杂志封面的大标题上:“欢迎来到英大利”(Welcome to Britaly),配图是尚未下台的英国首相特拉斯,她身穿古罗马士兵的服饰,一手持有披萨饼状的盾牌,另一手拿着叉子,上面捲着意大利面。结合当时特拉斯因施政混乱濒临垮台,而意大利又是出了名的如走马灯般更换国家领导人,单看图文,其要表达的意思已呼之欲出。内文中详细解释了为何说英国很像意大利,除了前面提到的政治不稳定之外,经济成长低也是重要因素。

  这种带有负面色彩的类比,自然引起意大利的不满,该国驻英大使迅速作出回应,致信批评《经济学人》极不专业,对意大利有着老掉牙的刻板印象。他铿锵有力地说了一段话:“虽然全球很多人喜爱披萨饼和意大利面,但意大利是欧洲第二大制造业国家,《经济学人》下一次封面的图画涉及意大利时,可以考虑用意大利的航空业、生物科技业、汽车业或医药业来代表,不论选择哪个行业,都会更准确反映现今的意大利!”他言外之意是,意大利与英国不一样,我们有强大制造业,可你们有吗?

  这的确是一记有力的灵魂拷问,也引发英国舆论的强烈回响,不少评论承认意大利人的话很扎心,反问“谁知道我们的制造业在哪?”英国工业衰落虽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很多人记忆中却不是如此,按英国长期主流论述,自十八世纪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纺纱机、蒸汽机等重大发明纷纷问世,机器大量替代人工,生产效率极大提高,英国成为当时全球最领先的制造业中心。比如十九世纪英国经济学家、“边际效用”的创始人威廉.杰文斯,曾描述英国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将世界变成自己的原料供应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洲和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洲的黄金流到了伦敦;印度和中国人给我们种茶叶。”这种画面一代又一代地印入英国人脑海,让无数人陶醉其中,又有谁会认真思考,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的瓦解和衰落,其工业已悄然流失。

  真正加速英国去工业化的“功臣”正是戴卓尔夫人,英国学者史蒂文.伊文斯在《戴卓尔夫人的遗产》一文中指出,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推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非但没有给英国的生产效率带来实质性提高,反而令产业结构更加单一,国家朝金融和服务业大步前进,而工业却持续萎缩。

  实际上,戴卓尔夫人上台前,英国仍以制造业为主,其占GDP的比重高达百分之四十,全国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也都在制造业。但她执政后,英国开始在去工业化的道路上猛突,钢铁、汽车、机械等传统制造业统统被看成夕阳产业,不是转移至国外就是转型成高端服务业,结果到了九十年代,制造业的比重已大降至百分之十六。而时至今日,英国制造业的比重不足百分之九。用经济界人士的话说,英国工业彻底崩溃,从一个昔日靠工业革命起家、曾经的世界工厂,沦落成如今产业空心化。也难怪当戴卓尔夫人去世后,大批失业的底层工人涌上街头奔走相庆,高呼“那个臭婆娘死了!”

  十分有趣的是,英国作家克里斯蒂娜.科顿在撰写《伦敦雾》一书时,原本探讨狄更斯小说中的伦敦雾形象,不经意间却从另一视角揭示了它所蕴含的象征意味,即身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人或许未能深切意识到,这种现代产业之雾不仅是一种伦敦特色,还是国家富强的体现。另一位英国作家伊夫林.沃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也有所洞悉,他在小说《打出更多旗帜》中暗示,雾的消退成了大英帝国衰落的象征:“原先我们有雾濛濛的生活习惯,我们有一堆丰富的、模糊的、美得令人窒息的话语,而如今雾消散了,全世界看到了我们现在这副样子。更糟糕的是,我们自己也认同了这副样子。”他要说的是,雾的消散是有代价的,大英帝国不再是那个主导着世界秩序的世界工厂了。

  英国作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去工业化的国家,付出了何种代价?美国学者德里克.汤普森在《大西洋月刊》十月号作出解答:英国选择金融而不是工业,紧缩而不是投资,封闭经济而不是对世界开放,导致其除去伦敦,成了西欧最穷国家之一。他列举一例,英国人担心机器人会抢走所有人的饭碗,但现实恰恰相反。从二○○三年到二○一八年,自动洗车机数量下降了百分之五十,而手动洗车工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至于经济学家感慨道,“这更像是人类抢走机器人的饭碗。”

  正如汤普森所说,英国去工业化除了令制造业变空心,并未变身成后经济伊甸园,得到的是苦涩、摇摆不定和荒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