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顾菟在腹\邝凯迎

2023-01-24 04:24: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周代圆雕玉兔。\作者供图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先秦时期已出现相关的生肖系统,传世文献以东汉王充《论衡》为最早。兔是其一的地支形象化动物,农历今年的癸卯是为兔年。在传统民俗文化中兔被视为祥瑞之物,是卯时之神,也是月亮的精灵、长寿的象征。

  战国时期的屈原在《天问》一诗提出月兔存在的疑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大意是问月亮具何特性,能抚育兔儿在怀中?晋朝傅玄在《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唐代柳宗元以《天对》似回应其问:“玄阴多缺,爰感厥兔,不形之形,唯神是类”,指月兔是想像的形态而已。在今天,想像已成现实,我们的人造卫星“嫦娥号”绕月运行及月球车“玉兔号”登陆月球进行探测旅程已经与传统故事浪漫地交织一起了。

  据考古资料发见,以兔子为题材或以其形态制作的玉质文物最早出自距今五千三百年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这件玉质兔形文物造型线条简单,但具一般奔兔形态,下部分有镶嵌孔,相信是梳体的装饰。

  较具兔特征(如大耳、圆眼)的玉雕要算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商代的殷墟妇好墓是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于一九七六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这个唯一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址出土文物过万件。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夫人,被誉为最早的女性军事领袖,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从而获独立的封邑,她的墓中出土有玉器七百五十五件,部分属写实玉雕,包括飞翔禽鸟、地上鬥兽及水中游鱼,其中就有一玉兔,扁平体呈奔跑形态,造型生动,具精湛琢玉技巧,兔形以剪影呈现,长耳后竖,双圈大眼,口微张,爪趾毕露,简单而精致;另一玉兔亦属扁平体,雕商周流行的双线纹饰,似以玉环改製,呈曲形跳跃状。妇好墓玉雕除写实形态禽兽游鱼外,亦存在不少创作的怪兽。

  另有一对存世商代双兔,是已故收藏家何鸿卿的藏品,半透明青玉,兔作蹲伏状,呈立体形态,其一兔身上饰细致阴刻纹饰图案,另只具简单线纹,各钻有一孔,自首至尾,相信是穿繫的管珠。

  西周玉兔,除扁平的片状造型外,亦同样有立体的圆雕形态,基本上承袭晚商遗风,体表刻有双线纹饰,亦有素地无纹,最为特别是大部分雕圆眼或双圈圆眼而非当时流行的“臣字眼”,这是其特色之一。

  存世两件圆雕玉兔,其一也是何鸿卿收藏多年的玉器小件,浅青玉质,长耳上竖,单圈大眼,素体无纹饰,前腿间有繫孔,身体伸展,作势跳跃,造型流畅自然;另一件属私人收藏,与何氏藏品形态相若,唯体形较大,青玉质,大部分有褐色泌,双圈大眼,通体刻有西周流行的双线纹饰,繫孔有如何氏藏品同。英籍学者谢茜加‧罗逊(Jessica Rawson)为何氏藏品作说明指出西周兽形玉器多呈片状,但陕西宝鸡茹家庄中期西周墓曾出土立体玉鹿及玉牛。

  春秋战国流行螭兽等类神异动物,写实动物尤以兔形少见。到了唐代,由于十二生肖观念流行,卯兔的图饰再度普及,造型发展至镇纸、守护神像、耳坠及衣饰,成为一般生活的题材。

  在一九九六年香港市政局主办、香港艺术馆筹划的“中国肖生玉雕”展览,罗列当时玉器鉴藏家的收藏,以围绕圆雕动物为题,是香港首个玉器主题展览及出版,展品年代横跨五千年,自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可说是当年一个具权威性的玉器展览及交流活动。

  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不如幻想出来的更具神异特性,有说可能被先民们忽略,但其具有温顺、灵活、可爱的形象,被认为是祥瑞之兽,有着美好的寓意,在高古年代的雕刻作品中,从不缺席;也是这个形象,也衍生一些传说,如以仙兔形象陪侍西王母、生活在月宫之中、捣製长生之药等,当年展览除高古年代的商、周玉兔外,亦展出唐、宋的造型,可比较各时代的特色。

  再者,兔善于奔跑,《吕氏春秋》有载:“飞兔、要衷,古之骏马也”,由于奔跑速度奇快,特意将骏马比喻为飞兔;民间流传秦始皇拥有七匹名马,其中有称白兔,另关云长亦拥有赤兔,两者皆是良马;亦有从月亮下凡为百姓治病之故事。兔的形象极为多元。

  在兔年来临,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西周兔形玉雕、唐代月宫玉兔;上海博物馆展出南宋史绳祖墓出土的青玉兔纸镇及山西博物馆展出商代玉兔。山西博物馆展出介绍十二生肖是中华文化圈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兔子灵动可爱,性情温顺,多元形象广受欢迎;更指出先人在爱兔、养兔同时,习惯将兔的形象描绘在生活器物之上,留下大量的文物遗存,令相关的神话传说、民俗典故广泛流传。

  传统上视兔为健康长寿的象征,更具代表希望,顾菟在腹,令新的一年充满无限生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