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京西西弗书店的读书人。\作者供图
世界阅读日刚过去,脑海中却不由得浮现出两个月前人与书的一幕幕邂逅。故事的开端,始于奔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出差途中,不经意读到一篇网络文章《俞敏洪拯救不了出版社》,面对“直播带货能否为图书销售带来逆袭可能”之问,联想到出版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彷徨与挣扎,不禁心有戚戚焉。
出乎意料的是,翌日开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经历了暂停两年、延期四次的暌违之后,竟意外迎来了人山人海的久违爆火。据说,今年的开幕首秀,便造成首都东三环交通大拥堵,早晨进场堪比春运,以致引发“出版的春天来了吗?”“疫情后爱读书的人反弹了?”“出版还是有希望的!”等诸多乐观声音。对此,开幕当日九点入场的笔者自然是深有同感。投身馆外摩肩接踵的排队人龙,置身馆内人声鼎沸的购书人潮,在人与书盛况空前的邂逅中,作为出版从业者,内心不免有一种“漫卷诗书喜若狂”之感油然而生。
出差几日,白天穿梭于展会,夜晚则流连于书店。从“中国最美书店”锺书阁,到“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的西西弗、“为人文精神赋能”的单向空间,再到“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沪港三联书店,不仅在独具匠心的设计空间感受书店美学,而且在别出心裁的艺文现场体会人文精神,更以一种外来者的眼光邂逅不同的人与书。目之所及,倾心打卡者有之,醉心休闲者有之,静心读书者亦有之,不一而足,无关男女老幼……
书店是人与书邂逅的应许之地,今时今日的书店,却早已跳出了读书购书的传统窠臼,俨如贩卖美食美物与美好体验的美学生活馆。在言几又的黯然退场之下,甚至引发出又一波“书店很美,但没人买书”,乃至“变美救不了书店”的捶心之痛。然而,无论如何,两个月前在京城西西弗书店亲眼所见的一幕,却化作书业不死的一缕精魄。正是在特惠专区专注读书的那一抹身影,如磁石般吸引住我的目光,牵引着我的心念。标志性的黄色上衣与头盔,早已将其外卖骑手的身份洩露无疑,却因此而成为偌大书店中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我不忍走近打扰,却一直驻足远观,任时光一分一秒流逝,好似老僧入定,不捨离去。终于,我鼓足勇气走向那个背影,并排选了一本书看,醉翁之意再明显不过。蓦然发现,原来背影的主人是人到中年的姐姐,她将手机音量调至最小,利用接单的空档看书,谋生与阅读两不误。究竟是什么书如此吸引了她?为了寻求答案,我一直陪伴在侧,直至她放下手中书静静离开。答案终于揭晓,那是丰子恺的散文漫画选集《万般滋味,都是生活》。对于为生活而奔波的人而言,书封上的那一句“愿你永葆童真,并乐此不疲去生活”,竟是那么地触动人心。于是乎,我情愿相信:只要有爱书的人在,书店便不会沉寂,书业便不会沉沦。
在超级畅销书《与成功有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成功学大师史蒂芬.柯维不吝分享其历久弥新的人生经营策略,直指:“为什么七个习惯会持续影响人们的生活?我想是因为七个习惯帮助人们发现最好的自己与生活。”作为文化工作者的笔者,更加愿意相信: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人们邂逅更好的自己与生活,即使无关功名,无关利禄。三餐四季,余生漫漫,如果可以在阅读的风景中一路走过,又是何其丰盈、何其润泽!读文学之美好,读历史之悠长,读哲学之精深,读世界之广阔,读人生之曼妙,任日升月落、四季流转,“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人生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