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白耳鹎餵雏。\作者供图
一只鸟巢,筑在我家所在三十多层的楼顶过道,那儿是通向阳台的必经之地。护栏的小花池里,毛毛糙糙生长着棒叶落地生根,枝梢已经够着了房樑,邻居们往来阳台晒衣、种菜、健身,对这种不起眼的耐旱植物少有关注。
平淡出奇事。某日我提着两桶水到阳台浇菜,不经意间发现棒叶枝的顶端有些异样,那是一团枯枝败草,筑在棒叶的分杈上。哦,是鸟巢,我大喜过望。环视周围,两只头羽翘起,双耳长白毛的白耳鹎就在近处叽喳叽喳,这是我们这座城市常见的留鸟,一雄一雌,守护着牠们的家。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那么,楼高任鸟栖。我家这楼顶很招鸟儿喜爱,筑巢的白耳鹎夫妇并不孤单,牠们有许多伴儿。“咕咕咕”,“啾啾啾”,麻雀儿成群飞落,待够了,又呼啸而去。珠颈斑鸠閒庭信步,啼声辽远。至于白耳鹎的表亲红耳鹎,不时也来探访,整个楼顶很有鸟儿的氛围。
白耳鹎的巢筑得并不很高,我跳起来够得着,但可能殃及脆弱的鸟巢。于是,我从家里扛来短梯,这样观巢能真切些。此时一只亲鸟正在巢上喂食,牠知道我在巢下仰视,毫不退缩,若在平时,可能已逃之夭夭了,不由赞叹母爱和父爱的伟大。待餵罢离巢,我上了梯子,近处的两只亲鸟立时发出淒厉、惨烈的叫声,其中一只几次贴我头顶飞过,类似警告。
站在梯子上,实际也看不清巢内啥样,几根枯草和棒叶挡在巢上,手机拍得并不理想,拨开草叶,终于拍到一张清晰些的,巢内的雏鸟挤成一堆,羽毛还没长出呐。我心满意足,以最短的时间下梯离开,见我无意掏窝害雏,这对白耳鹎逐渐恢复平静。
之后几天,做活的邻居们和我从鸟巢下路过,一如往常,相安无事。我心里盘算着,雏鸟长毛了吧,睁眼了吧,再过一段日子,或许可以出巢了,心里美美的。有次看到巢上露出张得像小喇叭式的嘴,嗷嗷待哺,更是心花怒放。
事情如果照我想像的发展下去,那就皆大欢喜了。然而世事难料,某日傍晚,我忽然发现,白耳鹎的巢没了,托举巢的棒叶落地生根也被拉扯得倾斜,鸟爸爸鸟妈妈淒淒地在一旁哀鸣,可以想像,不久前这里发生了什么,原来是几个调皮孩子所为。去斥责他们,大可不必,孩子尚小,亲近动物是他们的天性,忌的是方式不对;是学校爱鸟教育的缺失?相信不会,很可能是孩子们把持不住自己的行为,来个一锅端了。所以说,爱鸟教育学校、家庭、社区都有义务,要反复宣讲。
这一对白耳鹎魂不守舍待了几天,不知去向。仿佛冥冥中有种感应,渐渐地,其他鸟儿来得也稀了,楼顶静悄悄的,失去往日的鸟喧。白耳鹎呀白耳鹎,咋不把巢筑得高些呢,那样或许更安全。白耳鹎信了人,显然这次让牠们失望了,铸成“悲剧”。一位哲人说过:“悲剧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它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反思在于行动。劝君莫损枝上巢,鸟儿聚居殊不易。构建人鸟和谐的生活环境,得靠大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