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经纬/秋深深,露水寒\管淑平

2023-10-04 04:03: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场秋雨一场寒。还未到寒露时,总觉得秋天的雨是畅快而清爽的;到了寒露,才知道,这秋雨之中还夹杂着一种有棱有角的冷仄。天寒露重,仿佛正是一场秋雨的催化。

  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是第一个带有“寒”字的节气。从露凝而白,到秋分的平分秋色,再到露凝而寒。一滴滴小小的露水里,竟然暗藏了一个个多姿多样的世界。

  “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露水从清凉变成了清冷,甚至可以渐渐凝结成霜花。“袅袅凉风动,淒淒寒露零。”天气渐寒,草木荣华也渐渐成了往事,隐约中能够感到冬天的脚步正向我们逐步靠近。

  年幼,于农村生活,每到寒露,长辈们便告诫我们:“寒露了,可不能再露脚踝咯。”的确,农村的寒露,似乎远比城市来得要早一大截。不论是清早出行,还是傍晚回家,田埂边,小路旁,人一路过,杂草上的露水便悄无声息地打湿了裤腿。那露水,冰凉而有渗透力,凉仄中是一阵阵愈加浓厚的寒意。于是,我们晚上洗脚的时候,也会加入温水,泡很久。

  寒露,仿佛是秋冬的初次交汇。有了寒露的酝酿,此后的霜降与渐近的冬天,便可以轻车熟路,长驱直入了。寒露时,阳气渐收,阴气渐生,我们的身体,也不断地适应自然的变化,从而保持平衡的状态。记得去年寒露时节,曾有一好友,在朋友圈抱怨自己平时忘了照顾身体,寒露来临时总是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接二连三。她这时才想到健身,于是又不讲究方法地剧烈长跑,导致肌肉拉伤。旧伤、新伤,反复交替。其实,我们的身体最会讲究一个平衡。种种享乐会致病,种种劳累也会致病,而时常锻炼、合理休息的人,身体才会棒。

  寒露,也是丰收与耕种交替的节令。到了寒露,农田里的玉米、花生、大豆、棉花、晚稻等作物依次迎来了丰收,而对于气温偏暖的华北、华中地区,此时,就可以播种冬小麦了。农人,从一种忙碌走到了另一种忙碌,收获与播种完成了一轮交替,这正是寒露时节中所特有的景致。

  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时,成群结队的鸿雁有条不紊地排队南迁;深秋天寒,鸟雀踪迹全无,古人认为牠们躲在水里变成了蛤蜊;在晚秋的寒意交加中,金菊正灿烂地傲然而开,愈开愈有精神,为秋天留下了一抹绚烂。

  曾在美术馆看到艺术家雷家民的画作《野塘寒露》。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亩水塘中凋敝的残荷形象。笔墨间,线条流畅,色彩斑斓,残败的荷花和蒙胧的寒露,看似有些哀婉和萧条,实际上却给人一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张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那于寒露中倔强不屈的残荷,大抵就是对寒露最好的诠释,既有秋深的露重寒轻,也有生命的一缕挺拔之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