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舞蹈团新创大型舞蹈诗《廿四节气》。
中秋国庆假期,去沙田大会堂欣赏香港舞蹈团新创大型舞蹈诗《廿四节气》。八十分钟的作品,依时序吟咏春夏秋冬四季物候风景,舞动、乐音与布景互为呼应,绵延流畅,一气呵成。
早前与《廿四节气》编舞、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杨云涛交流,听他分享编创此作的初衷。三年疫情,蔓延全球且破坏力十足,提醒我们尊重并善待自然,而“廿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构成,不单指导春耕秋收,更承载古时人们与自然相伴共生的奥义。香港舞蹈团排演此剧,并非意在重现古代农耕生活方式与节奏,而是以旧时智慧思考当下日常,唤醒久居城市的你我,对于自然万物的注目与思考。
如同杨云涛所言,《廿四节气》是一齣在观感上相当愉悦的作品。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创作团队,将其各自对于“节气”与东方文化的思考加添其中,并未令到整部作品深奥难解,反而予观者轻盈自在之感。韩国作曲家金哲焕笔下旋律丰盈流畅,以电子配器诠释传统韵律;同样来自韩国的服装设计师闵天泓与本地布景设计师LCM配合无间,因应季节流转为不同舞段设计服装及布景:清明以绿色;芒种以黄色;寒露、大雪和大寒,则用鲜明对照的黑白双色应景;而来自台湾地区的数码影像设计师林经尧,同样以简约手法配合舞台和服装色彩与舞者律动,再辅以香氛充盈其间,台上台下浑然如一,共同模塑穿行古今、既有东方哲思又不乏抽象与现代意味的唯美空间。
一众舞者的表现同样亮眼。编舞并未为二十四节气编排二十四段舞,而是拣选惊蛰、秋分等九个节气编创九个舞段,余下段落则以音乐牵引,避免“填”得太满,更显留白之趣。舞段或以独舞,或以群舞及双人舞,时而澎湃昂扬如大风起,时而婉约浪漫似春萌动。舞者以肢体语言模拟自然风物、模拟农耕场景,更重要的是,借由舞与乐的互动牵引观者情绪,突破写实语境,直抵写意与抽象的诗意氛围之中。
如今都在谈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香港故事,在我看来,香港舞蹈团此番新作,便是一次上佳尝试。善用国际编创团队,以当代笔法讲述中国传统,在香港东西文化汇融的城市首演,且亲切易懂、流畅生动,尤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