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昙花一现的“寒冬”。\作者供图
此前说过香港的秋天像“薛定谔的猫”,“谜一样的存在”,香港的冬天则肯定有,这一点是有共识的。有人用漫画描述香港的四季,二至四月春夏秋冬混搭,无法详表;五至十一月是长达八个月的夏天,十二月至来年一月,冬天;至于秋天,不存在。但关于香港冬天的几个W:when、what/how……啥时候入冬、冷成啥样、要穿多厚?则见仁见智了。
刚来港时,本地同事说香港冬天“好冻啊”。街头店舖也一入冬就纷纷挂起冬装,赶快未雨绸缪入手好几件毛衣。又跑去买了件短羽绒服,那种团成一小团塞箱子一角不占地方也不压分量的薄羽绒服。但直到十二月,都“大雪”节气了,气温还在二十摄氏度上下,街头羽绒服与短裙齐飞,人字拖与长筒靴并存。冬至日约了几个小伙伴在公寓包饺子,工作量不大,却热得满头大汗。终于等到气温十五六度,咬咬牙跟风穿起了羽绒服,结果穿了一天,根本穿不住,走一会儿就出汗。后来这件小羽绒服在港就闲置了,只在出差北方或者回京穿过,然而胡天八月的风北京三月的风,只一下下,就把它吹透了。
由此看来,香港本地人所说的“好冻”,在领教过北方凛冬的小伙伴眼里,小case。香港的十二月,实在是个名不副实的冬天,“大雪”“冬至”两个氛围感满满的节气,搁在香港平均十五六度的气温里,情何以堪?
香港的冬天更大程度上像是个客人。北方常见的天寒地冻这对兄弟,到了香港只能偶尔见到天寒弟弟“独行侠”。地冻这位土生土长的local大哥,香港本地真的长不出来。天寒兄弟跟着北方的寒潮,一路游山玩水,跨黄河过长江到岭南,再遛达到香港,你想想他先得从新界、大屿山那边入个境,再坐坐天星小轮渡维港,坐坐缆车上山顶……一派好山水逛下来,少年的冷峻尖利早已褪去大半,所以他在香港就是个散漫不羁的游客,偶尔晃晃耍耍酷而已,不会盘桓很久磨成有段位的寒冬老咖。
天寒兄弟有时会带来些港人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作为“伴手礼”。比如,雪。这个冰之花在香港只见于圣诞节的图案,但在过去百年的香港气象纪录中,还真有几次记载,比如:
一八九三年一月 零摄氏度 纯雪。西伯利亚强烈寒潮致天气骤寒,全港各地皆接获结霜、结冰及积雪报告。太平山顶气温低至零下四度,山顶下雪,众多山顶楼房遭雪封,山顶缆车因积雪压断电线而停驶。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四点三摄氏度 纯雪。因强烈冬季季候风出现异常低温天气,大帽山和飞鹅山山顶出现零下三度和零下二度的低温,出现轻微降雪,山头白霜遍布。
二○一四年二月十日 八点三摄氏度 雨夹雪。当日,大帽山气温约为零下一度至零下二度,出现非常轻微的雨夹小冰丸和地面轻微结冰(冻雨)的情况。
二○一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三点一摄氏度 雨夹雪和疑似(此处划重点)降雪。受强烈寒潮的影响,大帽山山顶下跌至零下六度,为有纪录以来最低,新界部分地区出现数小时的雨夹雪天气。
话说二○一六年这场寒潮,我算赶上了,记忆犹新。早晨起来,窗户因温差大在流水。站在桥下候车,发根被吹透。不断有人爆看到疑似雪花。有人在大帽山拍到白茫茫一片,琼枝玉叶,似雪似霜……商场巴士终于关掉冷气开启暖风,路人终于不见短裤拖鞋,取而代之的是满街羽绒服毛线帽。我也终于买了毛线手套。在港几年,只戴了这一次。
当时香港气温四度至七度。据说是近六十年一遇的极寒流。而半个月前,紫荆花、三角梅垂满楼台石墙。好在这股寒流大约一周就过去了。其间我穿最厚时,不外乎毛衣外套风衣,长裙+厚打底袜+长筒单靴。
几年下来的体验:天寒兄弟一般在一月份造访香港,匆匆而过。如果说需要动用什么取暖工具的话,有暖风机电热毯厚被子,会舒服些,没有也不妨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小火锅,也是香港驱寒恩物。上环文物街的明氏小火锅,不仅驱寒,疫情期间,成了避疫解忧胜地。绝对不亚于白居易的绿蚁新酒红泥小炉,那是离港前春寒料峭里唯一的温暖。
冬天是行山好季节。行山时千万不要加穿秋裤。走热了箍在身上,难受得要命(不要问我怎么知道)。
也有骨骼清奇的答案说“香港最冷季节,是八月”。回答者来自奔波于地铁与中环写字楼的白领们,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