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生在线/画局\海龙

2023-12-15 04:03: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刘梦笔画作《百花齐放》。

  社交场上有各种“局”,如饭局、酒局、牌局等,循此我想起了初中时代我经历过的诸多“画局”。一九七○年代中学生毕业要上山下乡插队,于是我拜一位国画家刘梦笔学画。刘梦笔是潘天寿李苦禅的学生,跟李可染交情至厚。少年时代的我不知道这些大咖的名头也不太珍惜机遇,国画学了个半瓶醋,但是跟老师见识了不少名人而且经历了不少画局。几十年后想来,颇值得忆念。

  刘梦笔少年时曾在杭州艺专学画画,在他那里我看到李可染、李苦禅、潘天寿和齐白石等的真迹和古画帖。梦笔师有些孤傲又不愿意离开家乡闯荡,最后留在彭城当了中学美术教师。我拜识他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但当年他被请到玉雕厂画出口国画并教授年轻人。

  梦笔师是个画家但他也是个吃家──现在应该叫做“美食家”啦。他手极巧,不止国画拿手而且凡是手工能做到活计他都擅长,他的一个秘密是做菜极精,可不是他最要好的友人不知道他有这绝活儿。但当年真的穷困,市场上肉鱼都买不到,买豆腐、粉丝、肥皂都要有专门发放的票证。老爷子一辈子吃惯了的肚里没油水吃不消。他年老孤身一人,我逢年过节就跟他住在一起帮他买东西也照顾他,跟老人有过不少温馨岁月。

  虽然贫困,可生活还得继续,人们仍然有婚丧嫁娶,买不起奢侈品但总要有点喜庆和花花绿绿,于是总是求梦笔师给画画。人们喜庆结婚就请他画画,画画时会请他赴宴吃一顿慰劳他的馋腹。他那高标幽洁风格独到的大写意都成了结婚贴在新房的年画,想来也是一种讽刺。

  后来由红白喜事,画局有了延伸。渐渐地老友相聚、文人雅集或重要请客需要雅士清客点缀时也要有绘画附庸风雅助力。这样的聚会少不了地方名流刘梦笔。凡能撑起此等场面的主人当年都是人物,有宴必要文人点缀,于是请一些当地甚至周边城市的书画家来吃喝绘画渐成风气。当年书画不值钱更没人想到日后会有天价和拍卖。享用美食,吃一顿酒,备文房四宝让他们当场挥毫类似点缀甚至施舍──于是这种饭局渐成“画局”。书画家拿本领混饭,吃完酒肉挥毫潇洒一番你好我好大家好,从没有人想到这些以后会成为文物成为“钱”。而这些即兴作品有的是佳作甚至有时是难得好多位艺术名家的合作,这种画局成了当时的特色。

  梦笔师当年已届古稀,参加这样画局需要有人接送,当年没有出租车之类,我被当作小跟班送老师到酒席。当然没有吃席资格,等到活动结束后我再去接老师;于是就偶尔有机会看到酒酣耳热后艺术家们欢聚挥毫的场面。刘梦笔是个潇洒人,并不只吃别人的,他也回请或迎接上海、北京、西安、广州、南京、合肥等地外来艺术家。凡他本人请客我必在场。从买菜帮厨到刷锅洗碗和迎来送往全程参与,故书画家雅集之余也给我这个十几岁的小朋友留张合作写意画或书法墨宝。更有的甚至还鼓励我画画跟我合作或题款。那时候文人间友情甚是温馨,单纯是相见欢和叙旧。书画也传情,诗题也贴心,没有铜臭气也没有名利心。宴虽陋却肉厚,酒虽薄却情深。

  今日偶检旧物,发现不少当年书画。虽是几十年前作品但件件情深件件有故事,而且其中不乏名人佳作。虽知它们价格不菲,但我却绝不会将之出手,因为这是我青葱岁月一段难忘记忆。学画两年后我就上山下乡辍弃了绘事,一九七七年高考读了语言文学系。但瞽者不忘视,聋者不忘听,业余我一直没有忘情书画。走笔至此那些岁月瞬间联袂而至,为当年这些画局中的宝获找个存身处,是我近年来的心事,也许捐给某个博物馆乃吾最能释怀的方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