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汽车车牌上你会发现一个圆形的图案,图案的中心是个两位数的数字,比如“23”“24”,这个数字的周围是“1”到“12”总共十二个数字围成一圈。不难猜测,这十二个数字代表着月份,其中有两个月份的边缘会是黑色的,而中间的两位数则是年份。
这是什么意思呢?它代表着在这个年份的这两个月期间,这台车需要送去当地车管所TÜV年检,正常情况下所有的车辆都需要每两年检查一次。而不同的年份这个圆形图案的底色是不一样的,所以交警发现没有定期年检的车辆,有时候会拦下罚款。
事实上,年检的时间也没有那么严苛,甚至超期两个月也不会被罚款。如果超过两个月,则会产生十五欧元罚金,超期两个月至八个月罚金涨到二十五欧元,超过八个月以后便是六十欧元和扣一分。
年检的主要目的是三个方面──交通安全,合规性和环保达标。这对于车主来说并不是太多额外的工作,只要车辆没有任何的技术故障,比如仪表盘没有亮警示灯,车主只需要检查一下车内的急救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基本上就可以顺利通过。整个检查过程只需要大约半小时,剩下的就是缴交一百三十多欧元的年检费就行了。
我们的车当年从美国运过来,因为是在美国购买,所有的配置都是按照美国交规设置的,所以第一次送去年检安车牌还是个挺有意思的体验。我们开着一个美国车牌在柏林大街上,好多次看到跟随后面的车辆司机摸出手机给我们的车牌拍照。车开进车管所时,也引来了好一些技术人员围观。毕竟每天都看同样的车实在有点无聊,突然看到一辆可以检查出不同的车,大家都很有兴趣来看看。
果然,美国配置和德国配置是不兼容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远光灯的亮度标准不一样,二是转弯灯的颜色和闪的频率不一样。技师们把车吊起来,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又看了一遍,打印出一个列举改装的单子交给我们。后来我们拿着单子找了个修车行换了几个灯,并且委托修车行开去车管所验收,成功通过了检测安上了柏林车牌。
很多4S店和修车行都会为客户提供车辆代年检的服务,一方面是为工作繁忙抽不出时间的客户代劳;二来则是如果年检有任何问题,修车行4S店可以把车立刻送回车间检修完善直到排除故障符合标准。
如果车一切正常也不需要保养,年检基本上就是我们自己预约一个车管所的时间段,直接开去也不需要等候,便可以很快完成这“两年一度”的硬性任务。
我注意到在大街上的车牌都是颜色几乎统一的年检标志,看起来人们都很遵守这个年检制度。规规矩矩,这可能是德国道路安全系数极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