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十六日是黄埔军校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子。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所举足轻重的军官学校,跟美国西点军校、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法国圣西尔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些著名军事学府齐名。周恩来、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林彪、陈赓、左权、李济深、郭沫若、何应钦、张治中、戴安澜、谢晋元、郑洞国、孙立人、杜聿明等等,都是黄埔的师生。
跟黄埔军校同年诞生的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百岁老人林上元曾表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黄埔军校师生就有两万余人。相信驱使这两万馀名黄埔英烈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信念,就是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校撰写的门联──“升官发财请走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创立于一九二四年的黄埔军校,乃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栽培军事人才而创建的中国第一所新型军事干部学校,正式名字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校坐落于广州长洲岛(又叫黄埔岛),故简称为黄埔军校。之后由于战乱关系,军校辗转迁至南京和成都。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陆军军官学校进行第一期学生开学典礼时,“升官发财请走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十六个大字就悬挂在军校的正门上。
黄埔精神即是爱国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黄埔军校门联上那十六个字,再仔细斟酌,其实就是黄埔精神与爱国精神的最佳诠释。
升官是名,发财是利,升官发财代表名利双收。正常人都希望名成利就,不过二千多年前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国难当头的丧乱年代,打军阀、灭日寇、保家卫国就是义,所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孔子并没有反对求名逐利,只要是合乎道和义就行了,而当年入黄埔受训,却连追名逐利之心也不可以有,可见军校对黄埔学生的要求是多么严格。
至于贪生怕死,亦是人之常情。然而正如孟夫子所主张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又跟孔子所持的观点──“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不谋而合。所以在大是大非、民族大义、国家存亡面前,凡爱国者也应该舍身报国。为国家、为民族,不贪财、不怕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由是观之,仁义,正是典型的黄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