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流动空间/建筑诗人贝聿铭\方元

2024-05-31 04:03: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是香港的一个地标。\作者摄

  贝聿铭的作品回顾展将于六月下旬在香港开幕。这将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盛事。如果能用一种植物来比喻一个人的才华和品格,那么贝聿铭在我心目中就是一株高节凌云的常青竹。说到这位享誉国际的建筑大师,香港人会立即想到位于中环的中银大厦,而贝聿铭寄予它的寓意正是竹子 ——节节升高的凌云竹。

  古人用诗文咏竹,贝聿铭则以建筑咏竹。他的建筑语言像诗一样精粹、优美,结构工整严谨,创意挥洒自如,既有行云流水的韵律,又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所以,贝聿铭是一位建筑诗人。中银大厦即是他送给香港的一首诗。

  竹文化自古就存在于在中华文明之中,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之中。中银大厦是竹子的象征,这是现在人人都知道的事。但在贝聿铭讲出来之前,人们会把这座现代的、几何形的摩天楼与中国传统的竹文化联系到一起吗?

  一般的人很难能从抽象的建筑外表上联想到竹子。诚实地说,我作为一个有建筑学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在第一次见到中银大厦时也没有看出竹文化的寓意。这是因为我有两个盲点:第一、我把贝聿铭看作是一个美国建筑师,忽视了他的中国文化背景;第二、我缺乏他那样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其实,中国文化的背景和修养正是贝聿铭建筑艺术大厦的两块基石。

  贝聿铭能如此娴熟地把中国传统元素融进西式现代建筑,这并非偶然的灵光乍现,而是长期文化修养的厚积薄发。实际上,贝聿铭经常强调他的华人身份和文化背景。他说:“我是在中国文化中成长的”。“我不能否认我的中国背景对我下意识的影响”。“虽然我在美国住了六十多年,但我还是中国人。我的看法还是中国的看法”。

  因此,如果要深入认识贝聿铭的建筑艺术,那就必须要了解他的文化背景。像大多数海外华人一样,贝聿铭对中华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他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通过自学来提高中国文化的修养,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身份。他说:“我这一代的中国人都怀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实际上,他的赤子之心和桑梓之情也是其建筑艺术的一个特点。这在他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北京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他取竹的意象作为中银大厦的象征亦是活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彩范例。

  贝聿铭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设计技巧。在他的大量作品中,如果要选出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那么我相信大多数的建筑师和艺术评论家都会投票给三座建筑: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一九七八年建成)、巴黎罗浮宫博物馆金字塔(一九八九年建成)和香港中银大厦(一九九○年建成)。这三座建筑都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争议。有幸的是,贝聿铭获得委托方的充分信任和鼎力支持,完成了这三座地标性建筑。历史和事实证明,它们不仅是贝聿铭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这三座建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采用了三角形的空间和结构。其实,不单这三座建筑,在贝聿铭的其他作品中也能见到三角形。尽管他说自己并不偏爱某一种几何形,但人们还是把三角形看作是他的一个设计特点。那么,三角形有什么特别的魅力让贝聿铭一再采用呢?

  三角形建筑空间的魅力在于它能加强透视效果,给人带来生动活泼的视觉感受。我们熟悉的、常见的建筑是四方形的,它在视觉上有两个透视点。三角形的建筑则不同,它有三个透视点,因此可以产生更丰富的、更戏剧性的空间艺术效果。

  除了视觉艺术方面的原因,科学技术方面的优点也是一个有力的理由:在工程力学上,三角形具有结构稳定、坚固和经济的优点。例如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由于采用了三角形结构,钢材的用量比香港的同类建筑降低了四成,同时还可以把楼建得更坚固、更高。

  三角形空间有利有弊,并非适合所有的建筑,也并非每个建筑师都可以用得好。在这方面,贝聿铭无疑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在分享中银大厦的设计经验时说:“建筑师应着重关注建筑的形和空间的互动。说到形和空间,就要把光影和人的活动考虑进来……把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便可使人在建筑中得到美好的享受。”

  回顾展选择在香港举办首展是再合适不过了。贝聿铭是一位中西文化合璧的华人建筑师,而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荟萃的中国城市,两者的结合是相得益彰,既能突出贝聿铭的跨文化视野,又能强调香港的国际化特色。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曾随父母在香港生活,成名后多次回香港访问及做设计。他在香港设计过三座建筑,除了中银大厦,还有位于铜锣湾的新宁大厦和新宁阁。前者是三十层的办公楼,后者是十六层的公寓楼,均于一九八一年建成。遗憾的是,地产发展商于二○一三年拆除了这两座建筑。如果在六月的回顾展中能看到这两座建筑的图片和模型,那将是一件好事。

  贝聿铭希望人们如何来看他的建筑回顾展?他的回答是:“建筑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素,而不是为了观赏……因此,建筑要适应人的活动,使人有尊严。这即是我对建筑的看法。我希望人们能在我的作品中确认这一点。”这句话虽然是他在二十年前说的,但在今日仍然发人深省。他提醒我们,建筑应以人为本,建筑师除了要关心艺术,更要关心人,关心社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