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灯下集/《领潮》的文字魅力\姚振发

2024-05-31 04:03: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报告文学作家陈冠柏撰著的《领潮:鲁冠球传》正式出版,好评如潮。承他在第一时间将书快递给我,当我拿到这本沉甸甸,五十一万字、六百三十七页的厚书,那份喜悦真无法形容。

  我从未读过企业家传记,这一次当然是例外。对大部头的作品,虽然喜爱,也只能读读停停。面对《领潮:鲁冠球传》这样沉甸甸的著作,虽老眼昏花,精力不济,却毫不犹豫地决心啃一遍。

  冠柏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中外文学家的经典语言,借鉴和融会到作品之中。他在表述《领潮》中的人物对象,千丝万缕,庞大复杂。他把企业的发展史,家庭的兴衰史和个人的成长史,联贯在一起,又要各具特色。书写面对的是:机器——万向节,是冷冰冰的;人物——鲁冠球,是深切切的;企业——跨国市场,是热腾腾的,异彩缤纷,软硬交错。他却能以个性化的鲜活语言,描述得栩栩如生。

  语言,随着传主的成长发展而变化。鲁冠球的童年时期,大都用的是萧山乡土方言,“爸,你真愿意我去修车?不怕我做‘倒灶’了?”进入社会办农机厂时,他努力改变萧山土话,发言时让助手给讲稿注上拼音,学讲普通话。成为企业主角后,他说话变得斩钉截铁:“要把队伍素质抓上去,品德好,文化高,业务强,把脑袋充实起来。一个口袋,一个脑袋,两个袋子缺一个不可。”万向节走向国际市场,他成了董事局主席时,那已是大将风度:“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不改,哪里有创新;不创新,哪里有效益;没效益,哪里有分配;不付出,天上怎么会掉馅饼。”

  全书中整理的“思想库”一章,极为丰富,非常精彩。这是陈冠柏写出一个“具有精神和文化内涵鲁冠球”的重头一章。作者与传主的语言碰撞,可谓相互匹配,珠联璧合。一个有高超的思想,一个有犀利的笔力。没有鲁冠球的原始思想,陈冠柏提炼不出这些文字;没有陈冠柏的提炼,鲁冠球的这些思想也无法形诸文字。正是陈冠柏所说:“鲁冠球满足了我作为写作者的愿望,他有够丰富的精神素材储备供我使用,提供了一个作家渴望的文学典型性的丰沛条件,具有从本源形象到文学形象的生成基础。”他把散落的珍珠,连缀成一件珍珠玉衫,才有了《领潮》像美人那样展现在读者面前。苏轼把文章称为“珠玉”,有诗为证:“不羨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

  陈冠柏写出了鲁冠球语言的洞察力,展现出他思想深邃,生动活泼的一面。如形容一个人的成败:“一个人好比一滴水,滴到酒缸里是酒,滴到粪缸里是粪。”表现有些人的恋家:“三天见不到家里的烟囱是要哭的。”陈冠柏认为,鲁冠球的这些语言,恐怕连有些文学家也想不出来的。其实,他俩也是语言的对手,有一段对话,现在已被当作段子流传:鲁冠球对陈冠柏说:“我与你的名字中都有个‘冠’字,是有缘。”陈冠柏随即机智地回答:“我只是‘冠’了一棵树,你是‘冠’了地球呀!”当时一句戏言,如今成了事实。

  在写到鲁冠球每年年终作总结发言时,他从来不说八股套话。为了对企业的发展审时度势,他曾抄下两句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在《筹笔驿》中,写诸葛亮的诗,意思是时势顺利时仿佛天地都齐心协力,大运一去即使英雄也难以指挥自由,说明要居安思危,不能故步自封。因此,他给万向定下的标杆是:“求精是万向人的职责,攀高是万向人的使命,思远是万向人的追求,踏实是万向人的生命。”

  一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精彩活泼的语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总之,陈冠柏《领潮》中的多副笔墨,来源之一是对一百二十多人的采访。天分加勤奋,功到自然成。当你看到书后的致谢的名单中,包括两名鲁冠球的主治医生,就可以得知他写“生命力:与癌症抗争”一章中,所娴熟使用医疗语言,便不会奇怪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