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域外漫笔/食在苏黎世\余乘桴

2024-06-27 04:02: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德式牛扒套餐。\作者供图

  提到周末探访在苏黎世工作的友人的经历,便不得不提此行中的餐食体验。笔者在苏黎世城市中漫步发现,大多数餐厅都以德国料理为主,也可以说得上是道地的饮食了。

  因为友人日头要返工,因此我便自己一人在苏黎世美术馆参观后,沿着后面上山的公路一直走,大致不超过半小时,便走到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第一站便在学校里吃了早午餐,坐在近两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主教学楼的一楼咖啡卡座,看着学生和老师们人来人往,观察着他们说话的体态和表情,配合手边的咖啡和牛角包,仿佛时间就停留在了这一刻。似乎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在此求学的场景,的确这间大学就是爱因斯坦的母校,他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本硕学涯,听闻因为申请该校的博士失败,才因而去到苏黎世大学完成博士学业。至今,学校还保留着他上学时期的储物柜,只不过现在变成了一个对外展示的橱柜,里面包含爱因斯坦的个人简介以及一些录音片段。

  说回吃的,在下山的路上,还巧遇一辆行驶在路上的餐车,非常有趣。有点类似三轮车,但体积上相比会大更多。刚好前面红绿灯路口的红灯亮起,餐车停了下来,当我望向餐车并举起手机的时候,司机也望向我微笑,餐车中一对夫妇正在愉快进餐,偶尔还举起酒杯饮香槟,阳光刚好间或照下来,整个氛围感十足。绿灯起,他们也在一车欢笑声和我下山的方向背向渐远。

  沿着路下山,跨过利马特河,路过奥古斯汀巷向南行,就到了餐厅Zeughauskeller,这家餐厅坐落在苏黎世圣彼得教堂附近,算是旧城区久负盛名的一家餐厅,也是许多排行榜上苏黎世美食的榜首。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这家餐厅的前身其实是以前瑞士的军火库,始建于十五世纪,直至现在餐厅内的墙壁上仍然挂着为数不多的武器,餐厅的内部结构也保留着过去仓库的模样。除了保留的传统装潢,也有一些现代画或摄影作品的装潢,还有一些滑雪运动员的签名头盔等,毕竟瑞士作为滑雪胜地,自然也有不少滑雪名家或者爱好者光临。

  餐厅提供的是传统的德式料理,服务员也非常热情好客。这不仅是旧城区中为数不多礼拜天也营业的一间餐厅,提供中英文菜单,可以说是非常体贴。毕竟,笔者已经深刻体会到无论是礼拜天的苏黎世还是琉森,是一个连大多数超市都闭门不开的“休闲”城市。所以这间餐厅算是非常勤力了。

  我点了一份招牌的牛扒套餐,牛肉入口软糯,配上德味十足的酱料,可能对口味清淡的人来说会稍微有些偏鹹,不过这也是德式料理的一大特征吧。旁边配了红菜头、炒蛋和栗子,有足够甜味,布冧的核掏空后被塞满了覆盆子果酱。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与一对白发阿婆拼桌。她们端庄而自洽,热情又优雅,席间还不时与服务生打趣。我们也忍不住攀谈起来,很奇怪的是,语言不通加上自己因为手术原因导致声音尚未恢复,而她们听力又不佳的情况下,竟然全程还聊得挺开心。我想遇见她们,也是时间的奇缘。

  之后,友人表示难得来一趟,又极力邀请我前往一间据称是苏黎世最正宗最热门的中餐厅食饭。我们点了酸菜鱼、鱼香肉丝和一份时蔬粉丝豆腐汤。相比笔者自己之前在伦敦唐人街试过的中餐厅,的确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伦敦也有不少菜品出色的中餐厅,因此这里只能以笔者有限的个人经验而谈,绝无拉高踩低之意。

  在前往瑞士前,一直感叹伦敦在外食饭物价高昂,这次在苏黎世待了三日后,感觉应该收回这一评价。在军火库餐厅的套餐含加一服务费在内,大约盛惠四十欧元出头;而那间苏黎世最为出名的中餐厅两菜一汤就近九十欧元,价格就比伦敦贵大概三分之一。当然,他们提供的分量足够,甚至说对于大多数亚洲人来说可能太大了。虽然餐品是过关的,却也并不十分出色,最后还是落在了“贵价”这一点上,所以如果想要在苏黎世吃好喝好,钱包一定要记得准备妥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