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那天,拿到港车北上计划驾驶执照的儿子带我们通过港珠澳大桥,到珠海逛逛。儿子说,港珠澳大桥全长五十五公里,是全世界最长的桥隧组合大桥,一方面可以见识见识、拍拍照;一方面也逛逛如今发展得很快的珠海。
儿子说先到北山大院走走,我们对珠海很生疏,问那是什么地方?儿子说,你们不是到过深圳的南头古城吗?北山大院就是类似那种地方。这次我们去的珠海北山大院,类似的有厦门曾厝埯、深圳的鹏城古城、南头古城。它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特色。这个北山大院,以前确实属于一个极为大型的古代大院或部落,我们走进去不远,就看到一块新绘的彩色地图,标示着各景点,范围及规模都不小。
雨后的北山大院,人不多,安静美丽。大院门牌一对对联写得很工整,右边是“华堂来紫鸾”,左边是“乔木倚青龙”:擅长写对联的山东雷老师非常欣赏,读了诗兴大发,一口气写了三首七律赠我,其中一首就与北山大院大门的对联有关:“港珠海桥一水凉,北山大院粤茶香。丰收天下儿孙孝,紫鸾华堂唱夕阳”。在进口附近就设了几个打卡地方,一个犹如拍摄证件照那样的自动摄影,需要付费。另一个是可以让亲友帮忙拍情侣照所设的两人座位,后面墙上有一面镜子,可以将拍摄者等几人一起摄进镜头。
雨后的地面有些潮湿,一些古墙上的青苔和灰黑岁月痕迹,斑驳了残墙,就在这样仿佛被漫长日子遗忘的地方,居然被写着各种不同许愿话语的多元色彩心形牌子挂满,几乎将半幅墙覆盖。残墙新愿,犹如古杯新酒,令人浮想悠远:这许愿者的人生是怎么啦?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于此可见。
有些江南水乡似的高墙,则悬挂数不清的红色灯笼,将一条本来普通的小巷变身为旧时巷陌人家的充满古色古香的后院通道。有些小店舖设计别致,一道又陡又曲折的楼梯,走了一层,需要更上一层楼,最后的乾坤也重要,各种各样座位的咖啡座就在三楼。主人家看来旨不在赚大钱,也许搞一点小资情调的小馆或小舖,早就是一直以来的梦想,过过小老板的小瘾,也许就是一种快乐的目的吧。儿子买一大杯雪糕一家大小共用,大半天才送上来。我们待了很久,也才看到两个年轻女子走上来喝咖啡。不过我很欣赏这家特别的咖啡馆,下了不少心思去装修设计。在三楼,我看到一幅画,近看,才发现那是一扇窗,窗外的景是瓦片屋顶、飞簷和树枝,俨然是一幅国画的构图,令人赞叹不已。
北山大院主要以美食、饮品、打卡等小舖组成,设计大多讲究艺术感,哪怕一张海报的设计和宣传语也下足功夫和心机。有的咖啡座安顿在树荫下的院子里,花草扶疏,微风轻拂,这又哪是喝咖啡?分明是喝情调。还见到一个专门做针灸的门面,设在环境清幽的小院里,碧绿的草坪,浓郁的树荫,安静的氛围,灰色的老屋瓦,看到一只安睡中的小猫被我们惊醒了,正在寻寻觅觅新的安乐窝续做其长夏之梦。
在北山大院漫步,时而慢三拍,留影;时而进进出出,探看个究竟;时而东奔西跑,如一只兴奋的小犬……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感觉珠海的这个“旧式”打卡地还不错,但我们得再赶去下一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