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善冶若水/艺术与空间\胡恩威

2024-07-05 04:0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绝大部分的艺术都需要空间来呈现,表演艺术需要一个空间让表演者去表演,让观众感受表演者的演出。视觉艺术需要空间去展示不同形式的作品,无论是三维的雕塑,还是平面的绘画,以至沉浸式多媒体装置。学习艺术需要空间,创作艺术也需要空间,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创作都需要空间进行实践。所以艺术发展需要空间。没有空间,艺术是难以发展的。

  尤其在艺术科技年代,资讯科技的出现,空间体验变得更为可贵以及独一无二。透过手机去观赏艺术只是一个平面化的过程,身处电影院看着大屏幕感受着声音和影像的力量,才是真正的观影体验。科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空间音响技术、沉浸式头戴式的视觉科技出现,希望利用科技代替空间的体验。但这些始终不能改变艺术和物质的真实关系。看着视频里的一件雕塑是难以达到真实的艺术体验,因为那只是一种平面式的体验。就算是在手机上看电影,那也只不过是一些移动的影像,电影院的投影空间以及现场产生的氛围是手机不能代替的。所以艺术发展的核心是要有空间,需要空间才能够呈现艺术,助力创作艺术。

  随着科技发展,空间或建筑物的设计出现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改变。传统在户外的表演随着科技出现剧场,舞台的灯光、音响系统等的诞生也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因此,科技与空间是影响艺术发展的两个重要元素。亚洲如何营造新的艺术,是需要有新的艺术空间观念,今天我们身处的艺术空间大多数是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艺术空间,未来人类的艺术空间会随着资讯科技以及各种技术的改变而改变。举个有趣的例子,观赏中国卷轴绘画就是一种沉浸式体验。观者看画是要和卷轴互动的,这与观赏西方悬挂式艺术品是不一样的。而这个模式正是亚洲艺术的一个特色,观众与艺术作品是近距离的,观众和创作者的关系也决定了一个艺术形式的演变和发展。旅游其实也是另外一种艺术体验,因为旅游本身就是由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所产生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