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复兴小札/天坛拾零\肖复兴

2024-07-10 04:03: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北京天坛公园一景。\资料图片

  最后的芍药

  五月中旬,春早已去,天坛的芍药园里,居然还有芍药顽强开放在枝头。在四周一片凋零的芍药园里,这几朵最后盛开的芍药,格外明亮照人。

  那天下午,在一株白芍药旁,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头戴一顶渔夫帽,膝上摊着一个画夹,在画着这株白芍药。

  我走过去,看到这株芍药枝叶间,伸出两朵白花,虽不甘心般依然开放,却已渐萎缩,花瓣低垂,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飘零落地。

  我和他交谈,知道他今年已经八十二岁,是一位画家,以前画水粉风景,这几年想画线条。他说他很佩服王叔晖,画的《西厢》《红楼》里人物的线条,一笔勾勒,那么爽朗,那么美。

  “年轻时,没画过,年老了想学。”说完,他笑了,自嘲道:“看我牙都快掉光,只能吃鸡蛋羹了,还要从头学艺。”

  我说:“您这是衰年变法呢!”

  他摆摆手说:“你夸我!眼睛不行了,画一会儿,就眼花。”

  “您应该戴副墨镜就好了。”

  “是,不过,一会儿,太阳就过去了,树荫就过来了。”

  是,一会儿,太阳就过去了,树荫就过来了。

  残花,老人,那一刻,叠印一起。

  红墙下

  天坛丹陛桥外西面的红墙下,柏树荫中,有好几处人影幢幢,走近看,是拍古装照的。他们坐在马扎上,穿便装的,给穿古装的人化妆,身边放着照相机和反光板,还有个大提包,里面鼓鼓囊囊,大概装着的也是各式古装吧。穿古装的,有年轻的姑娘,也有“半老徐娘”,还有小孩子。

  一个女人见我走过来,站起身来走到我身边,对我说:照张相吧,我们有服装,还管化妆。拍照、化妆和拉客,三位一体,各司其职。

  绿瓦红墙下,拍古装照,效果不错。以前,天气好的时候,天坛里,也能见拍古装照的人,大多数是自己拍着玩。天坛公园里有出租古装的,也有自己带来的,披红挂绿,大摇大摆在天坛里穿行。如今,拍古装成为生意。起码,去年还未曾见过。

  商机只要一冒芽,很快就会如春草茵茵一片。

  二八月乱穿衣一样,古装不知是什么朝代的,而且,都很破旧,脏兮兮的,尽人可夫一般,不知道穿过多少人的身上。反正拍出照片,一美颜,一修图,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旧也好,新也罢,髒也好,乱也罢,红墙是古的,祈年殿的原装的,新旧搭配,古今穿越,如拉郎配一般,拉来古老的天坛,为我们的今天服务,你赢得照片和心情,我赚来了钱,也算是天坛开发出来的新功能吧。

  绿荫,红墙,古装。三位一体,相映成趣。

  祈年殿前

  夏日的下午,阳光很强烈,天坛里,依然阻挡不住游人如织。在祈年殿前,我看见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漂亮姑娘倚在墙边,另一位姑娘在给她拍照。墙头蓝色的琉璃瓦,背景金碧辉煌的祈年殿,还有一圈汉白玉的雕栏玉砌,配她这一身白裙飘飘,那么好看。我赶紧掏出画本,站在那里画她一张速写,画得飞快,生怕她拍完照走了。阳光在画本活泼地跳跃,也跳跃在姑娘笑盈盈的脸上。

  忽然,画本上一片荫凉。有些奇怪,以为天上飘过来一片厚厚的云彩。抬头一看,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为我撑起了一把遮阳伞。她侧着身子,歪着脑袋,看我画画。我赶紧谢了她。她笑着夸我:您画得多好啊!我问她从哪儿来的?她告诉我是武汉人,放暑假,带弟弟来北京玩。我才看见十岁左右的弟弟,在一旁也看我画画。

  这一会儿的工夫,拍照的姑娘走了。铺着蓝色琉璃瓦的墙边,只有一片影子。她和弟弟都笑着对我说:看,人家走了,你还没画完呢!

  我看见,她也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那么好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