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九三五年的国际饭店广告(左)与二○二四年的国际饭店实景。\作者摄
我们都喜爱贝聿铭的建筑,那么贝聿铭喜爱哪些建筑?
对于这个令人好奇的问题,贝聿铭给过一个答案:“上海国际饭店是我喜爱的建筑。”他喜爱的建筑肯定不止一座,但国际饭店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贝聿铭喜爱的第一座建筑,而且这座建筑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少年贝聿铭立志要做一个建筑师。
国际饭店的影响当然不止于此。它对上海的建筑、经济等方面都有过很大的影响。这座二十二层高的大楼于一九三四年建成,当年是上海乃至亚洲的最高建筑。在它之前,上海的最高建筑是十三层高的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由于华懋饭店的发展商是英籍富商沙逊(Victor Sassoon),而国际饭店的发展商是华人财团──四行储蓄会,因此在上海人的眼中,国际饭店成为中国人胜过英国人的一个象征。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上海,国际饭店确实是一座令上海人骄傲的建筑。除了它的屋顶比其他的大楼更高之外,它在建筑技术上也更先进,在艺术风格上也更时尚、更摩登。在少年贝聿铭的眼中,外滩(今中山东一路)那些古典风格的建筑代表上海的过去,而现代风格的国际饭店代表着未来。
不过,尽管这是一座代表未来的现代建筑,但它的叙事方式仍借用了历史主义的语言,例如,大楼立面上的壁柱从下通到上,强调垂直的线条;楼顶的八层做阶梯式收进,并且有凸出的扶壁;大楼的外墙全部用深色的面砖装饰……这些都是在模仿和暗示十九世纪哥德复兴式建筑的特点。这种把现代与历史相结合的设计被称为“艺术装饰风格”。如果要更细致地描述国际饭店的特征,那么可以称之为“哥德式艺术装饰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并非国际饭店独创。上海还有两座风格相同的、与国际饭店同期建造的大楼:汉弥尔登大楼(今福州大楼)和都城饭店(今新城饭店)。这种建筑风格也非上海建筑首创,而是受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摩天大楼的影响。
那么,一种建筑风格如何飘洋过海,从美国来到上海?实际上,它是一个关于文化飘移的故事,也是一个颇有上海历史文化特色的故事。
在建筑文化的飘移中,移民和建筑师是两种重要的媒介,而国际饭店的设计者──斯洛伐克裔建筑师邬达克(L. E. Hudec)身兼两者。根据史料记载,在设计国际饭店之前,他曾去美国考察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那座给他灵感的建筑原型很可能是纽约的美国散热器公司大楼(American Radiator Building)。它于一九二四年建成,有二十三层(比国际饭店多一层)。它也是哥德式艺术装饰风格,也有阶梯式收进的顶层、深色的外墙和凸出的壁柱。它的建筑师是雷蒙德.胡德(Raymond Hood)。他以设计高层建筑闻名。芝加哥论坛报大楼、美国散热器公司大楼、纽约每日新闻大楼、纽约洛克斐勒中心是其最著名的四个作品,也是美国摩天楼的典型代表作。邬达克在美国考察时,一定会去看胡德的作品,因此,他的设计受胡德的影响乃是情理之中。
在前两座摩天楼的设计中,胡德采用了哥德式艺术装饰风格。后两座摩天楼的设计则与前者不同,胡德摆脱了历史主义的纠缠,采用了现代派的流线型艺术装饰风格。不过,邬达克去美国的时间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那时候每日新闻大楼和洛克斐勒中心尚未开工,因此他只能看到芝加哥论坛报大楼和美国散热器公司大楼。
邬达克并非机械地照搬,而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做出创新。与美国散热器公司大楼相比,他的设计更简洁、更轻盈,而且外墙上没有任何附加的装饰。令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邬达克在大楼立面上用联排窗形成横线条的韵律,打破了摩天楼以及哥特风格强调竖线条的惯例。在当时这是大胆的、前卫的设计。
实际上,在国际饭店开工的那年(一九三一年),摩天楼的设计美学已发生变化。标志这个变化的代表性建筑是一九三○年建成的纽约克莱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和一九三一年建成的纽约帝国大厦。它们的建筑师抛弃了历史主义的语言,而采用现代派的流线型设计来体现工业时代的机器美学。我相信,倘若上海国际饭店迟一两年建,邬达克的设计会更明快、更现代。
贝聿铭在晚年几次提到邬达克和国际饭店,可见受其影响之深。与邬达克相似的是,贝聿铭也是移民建筑师。他们既是文化的摆渡者,又是文化的漂泊者。这也许是贝聿铭对邬达克产生共鸣的一个原因吧?比邬达克幸运的是,贝聿铭受邀回到祖国,设计建成多座大型建筑,完成了他年轻时的心愿。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贝聿铭说他喜爱国际饭店,但在他设计的十几座摩天楼中从未采用过类似的建筑风格。这有什么原因吗?
如要详细地探究原因,那可以写成长篇大论。如果简单地回答,则只需四个字:时代变了。当贝聿铭在一九三五年走进建筑学院的大门时,世界建筑正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历史主义和古典主义正在退场,而现代主义正走向舞台的中央。摩天楼不再需要用历史的词汇来装饰自己,它可以创造新的、属于自己的语言。
今天,作为一种建筑风格,国际饭店已经过时了,但作为一个文化飘移的实例,它仍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