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影的妹妹,约我到深圳看电影《抓娃娃》。我满怀期待这部由彭大魔执导,沈腾、马丽领衔主演的教育喜剧。此片不仅让人在笑声中度过一个热辣辣的下午,更让我这位荣升了外婆的长者,对社会价值观及家庭教育产生深刻的反思。
如今社会多崇尚金钱及名誉地位,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生养少,吊诡是一屋内两中年(迟婚父母)、两老年(爷爷奶奶)全天候守护、照顾一个“金叵罗”。中年(父母)担心子女在人生的竞争中落后于人,大多采取种种措施,加强操练,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
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生来为父母完成心愿。子女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路,成长路上起跑或躺平,登顶峰或潜深水底探险,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父母不必太紧张。好父母应该重视培养子女的品质和能力,不是只为了在竞争时不太落后于人,更是为了他们在社会生存中保持身心健康。
我认为幸福必须用正向的爱和教育去栽培子女,而非如《抓娃娃》故事中,生活在西虹市的马成钢和春兰夫妇那般,通过表面看似极端、实则有智慧的“反向养娃”教仔法,试图为儿子马继业创造一个充满挑战的成长环境,为求挖掘孩子潜能,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展开活人骗死之假局。
影片通过不少生动的场景和对话,巧妙地描述这种教育法的背后含义。马成钢(沈腾饰)穷困潦倒、家徒四壁,但是个很疼爱儿子的父亲。其实,伪穷父背后是高智慧、心思缜密,他通过模拟贫困环境,让儿子亲身体验艰辛生活以期培养坚韧和感恩心。春兰(马丽饰)温柔贤淑,实则是个独立坚强的现代女性。他们真实而自然的演技,令观众在笑中有泪,并感受到家庭温暖和力量。
随着谎言歪叠,《抓娃娃》剧情展开反转和冲突,马继业愈发长大,逐渐发现奶奶、父母及身边其他人越来越不对劲,这种对现实世情的怀疑和困惑,令他更加奇怪,成天沉思:真相到底怎样?他不禁思考:我是否真的了解这个世界?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家人?他通过用极端手法回应,对自己被操控的人生产生反思和反响,令故事愈加引人入胜。
从电影院出来,妹妹问我:假若有人预先安排了你的人生,在富家长大,你会喜欢吗?
我想我怎会喜欢呢?
每个孩子都应该选择过自己喜欢的人生,配合自己的天性,爱跑步便跑步,爱游泳便游泳,爱写作便写作。舞文或嗜武,各有所好。总言之,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让人对家庭教育、人生选择以及社会怪现象产生多角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