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山容海色兼备。
我爱读书,好行山,还很在意一段“移植海隅”的历史。书、景、史,三美兼具,唯在香港。
家中长辈曾在香港工作,本世纪初的十一年,我每年都会访港探亲。家住湾仔,楼下轩尼诗道巴士呜呜,电车叮叮。北有会展中心、维港碧波,南接绵延山道,西望金钟、中环,穿鹅颈街市东行五分钟即至铜锣湾。
在轩尼诗道搭叮叮车,七八分钟就抵达香港中央图书馆。书架成排,书籍如林,为保护图书,平装本亦改装为硬精装,拿在手中,平添敬意。虽面向大众,冷门书也不少。《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二○○二年于纽约出版,香港中央图书馆翌年已上架。好奇“歪果仁”怎样写中国文学史,我把这部墨绿封面、一千三百馀页的“大砖头”辛苦抱回家细读。曾想借一册日文书,电脑显示在架上,却遍寻不到,去前台咨询。广东话“识听唔识讲”?无妨,馆员英语流利,记下我的电话号码,次日来电说书已找到,即时可来领取。还书,只要走到轩尼诗道旁的骆克道图书馆,放到还书箱里就好。
手痒想买书,会展中心旁有家书店,专售英文新书。希拉里.克林顿的《Living History》二○○三年六月出版,当年六月下旬去香港,这家书店的显要位置已摆满此书,书店玻璃墙外都看得到作者在封面支颐微笑。搭叮叮车至上环,几家素朴的书店常有内地早年出版书籍。二○○九年冬经湾仔修顿球场,遇临时书展,折扣极狠,立即买买买:蔡志忠《漫画中国思想》、阿辻哲次《图说汉字的历史》、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罗素在《Knowledge and Wisdom》中指出,人类一如其他动物,看世界倾向于以“此地此刻”(the here and the now)为唯一中心;而智慧的精髓,在于从此地、此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读书,帮我离开“此刻”,上溯过往,远瞻未来。行山,带我跳出“此地”,在四方上下的六合空间坐标系中寻找芥子一粒的自己。香港正是行山宝地。
水似眼波横,山如眉峰聚。长河寔美,沧海尤佳。依山傍海的城市如大连、青岛、西雅图,美不胜收。而香港之妙,在于山水与闹市的无缝衔接。湾仔东、北、西三面,人喧车闹,而只要往南行,数分钟后已置身山中。沿湾仔峡道,一面是山坡、花树,一面是渐行渐低的楼群和隐隐市声,一直行到香港仔郊野公园,或岔进宝云径而抵中西区,或转入港岛径而西上山顶。山道众多,行人寥寥,虫声鸟鸣,更助冥思。登山望海,壮观天地之间,体以行和,鬱以劳宣。远足之妙,香港惠我实多。
许多城市都有发达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少数地区得天独厚,山容海色兼备。而那段我在乎的历史,别处所无,唯在香港。
轩尼诗道国华大厦,《大公报》旧址。我因好奇,曾请人带我进楼。没有保安,仅一“传达”,编辑部向公众敞开。七八个年轻记者、编辑正聚在一起读着什么,突然爆发笑声。每人一小电脑桌,桌两旁立隔板。同行之人指向一张普通书桌:那是叶总的。叶中敏女史时任《大公报》副总编,以“关昭”笔名写时评专栏“井水集”,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我曾拜读。听报馆老人讲,她是从报馆校对一步步做上来的,很爱学习,常与同事交流想法,“真动起笔来,那可是倚马千言。”
我常去的香港中央图书馆,馆名大字遒劲,是前《大公报》副总编陈杰文先生手笔。陈生供职《大公报》二十馀年,后去特区政府工作。我家长辈与他共事数年,感佩不已:“他博学、耿直、坦率,待人平等,喜欢提问、讨论,中英文俱佳。”《大公报一百周年报庆丛书》二○○二年出版,我家有一套。陈生不但名列编审委员,还设计了漂亮大气的丛书封面。
当时年近九旬的李侠文先生,人称“侠老”,家中长辈带我见过他三次。回忆起来,总想给当时的自己一掌:“就知道吃!”是侠老在湾仔附近山光道游泳后请便饭。他像个慈祥的祖父,问我不少在校读书之事及未来计划。基于“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的理念,我虽坐在侠老身边,却一心对付面前的牛排。我那时的见识,也不足以与他谈论旧事。如果能穿越回廿年前,好想请侠老讲讲胡政之先生。侠老曾送我家长辈一册《胡政之先生纪念文集》,《大公报》百年报庆当月内部印行三百册,书名即由“李侠文敬题”。
一九四八年《大公报》港版复刊,是胡政之先生求存图变的一着先手棋。已是报社中坚的李侠文随胡先生来港主持复刊及编辑业务。我见过侠老所绘“令箭荷花图”,题字云此花为友人“移植海隅”后相贻。《大公报》亦然。一代又一代报人薪继火传。
我不过一介旅客,而香港无私,飨我以无偿且优质的公共资源,助我超越“此地此刻”的狭隘,更令我耳闻目睹几代人移植、躬耕于海隅的盛况。一如书名“Living History”,一事发生,即成历史,人时刻活在历史中。唯有博览、勤行、多闻,才能真正在时间和空间的大荒中寻到依托,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