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我心中的香港/我们爱香港什么\子 君

2024-10-21 05:02: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天星小轮横渡维港。\资料图片

  十年前,我开始了在香港为期七年的生活。乍来一个语言不通、生活方式迥异的地方,最初孤独感漫漫。出了办公楼,在社会上几乎是一个哑巴。空气湿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多的“回南天”和硕大的蟑螂也是始料不及。于是,我用眼睛与这个城市对话,她的云天海洋她的楼厦街巷;我用感官感受着这个城市,她的优雅她的市井、她的善意和分寸、她的外表和肌理;我用观察思考着这个城市,她的脾性她的气质她的脑回路。

  美好是改变一切的良剂。当你了解一个地方的美好之后,生活上的不适感便不重要了。大约半年后,我觉得自己走进了这座城市。街巷、山川、市井烟火,无一不美,是香港特有的美。饮食口味也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对于海鲜更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唯认香港为最鲜”。如今已经离开香港,还是经常想念她,她仍然高居我过往回忆及现实话题的“热搜榜”前列。适应香港只需半年,而对香港的怀想,或将终尽一生。

  当我们谈论香港时,我们爱她什么呢?

  必然是她的颜值。街道有街道的美——新旧错落,保育活化兼具。City walk最容易出片,城市年轮纵横交织,充满画面感故事感,拍黑白片就成了何藩,拍彩色片就成王家卫了。

  石板街搓衣板样的坡道,每一条坡棱都是百年沧桑;荷李活道的文物街与嵌在石阶的老榕树,聊着long long ago的故事;中环全球最长户外扶梯,用十五分钟一览岁月纵深和当下满目琳琅。上环老街的壁画巧妙生动,老香港的唐楼、盛开的花园、大笑的梦露、鬼马的卓别林……绝对让“九宫格”妙趣爆满。拥有上百年历史至今仍被列入“人生必到”名单的天星小轮、叮叮车及山顶缆车,看海吹风穿街巷赏夜景,现实与史迹交错融合。港岛南区,一条隐秘的文学径沿着海岸线缓缓展开,记录了蔡元培、胡适、萧红、许地山、张爱玲五位中国近代文坛巨擘在这里留下的足迹;饶宗颐文化馆春赏紫荆夏观荷,秋有朗月冬有热咖,赏画品史四季皆宜。

  香港不仅颜值高,“身材”也高,七百五十万人聚居在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部分,楼宇细高密集,动辄四五十层。而水泥“密林”的间隔或周边,有海有山有田野,移步不远即达,动静只在一个船程一段脚力一个转眸之间。从我office二十六层面海窗户判断今晚落日的美丽度,再跑下楼到海边,不过七八分钟。

  小镇有小镇的美——十八区除了黄大仙区外,其余各区都临海,既city又桃源。南欧风情的赤柱,一湾海一坡山一片广场一袭爽风,曾和妈妈坐在海边看艺人弹琴,吃富豪雪糕,閒聊一下午。坐在美利楼吃德国猪肘喝黑啤赏晚霞,也蛮惬意。童话风的石澳,糖果色房子充满多巴胺,海滩水清沙幼,粉蓝色情人桥下,小舟唱晚归帆。

  郊野有郊野的美──新界有元朗宗庙古祠、乌蛟腾围村、荔枝庄的静幽、深涌依山傍海的“旷世大草原”。大屿山有梅窝的隐世、贝澳沙滩淡水海水冲刷金黑相间;走过芝麻湾二十三公里的行山径,林荫间可一望西博寮洲和外伶仃洋的辽阔海面,夕阳西下时,海面波平如镜。

  离岛有离岛的美──全港二百六十多个离岛,街渡码头遍布港九大屿,仅港岛就有中环、湾仔、北角、香港仔、赤柱等若干码头,还有港澳码头往来澳门。没有一份郁闷不会被一段海上航行吹散。一航解百忧,个人认为这是港式治癒系的首选。大澳渔村蜑家高脚楼,塔门岛绿坡碧海,东平洲黑色页岩,蒲台岛奇石……航行所至,俱有惊艳。

  西贡集车船商于一镇,吃海鲜行山去离岛赏六角柱石崖,选项多多。西贡码头卖海鲜的方式很复古,堪称一景。岸边泊满渔船,船上整齐地摆满盆桶装着清澈的海水,刚打捞的鱼虾活泼泼地游动着。每类鱼鲜价格写在一张塑封板上挂在船头盆边,岸上人们想买什么边问边指,船家利索地捞起过秤刮鳞,装在塑胶袋用带着网兜的长竿举起交给岸上买家,买家取了鱼蟹将钱放在网兜,船家收回。也有船家安排一人负责接货收银,称好海鲜将袋子向上一抛,此人端起小盆啪地接住,交给买家并收钱。一抛一接精准迅速,配合默契,真真技术活!妈妈看了半天舍不得走,说这鱼虾新鲜漂亮,要不是回港岛路远都想买回去自己烧。

  由西贡码头乘车船可往海下湾渔村,沙洲浅溪小鱼在脚边游来游去不怕人。亦可往东坝、破边洲赏六角柱岩,往桥咀洲找菠萝包石,往半月湾游“最美泳滩”……

  爱香港也必然是她生活的便利。城市标识细致体贴到极致,陌生人只需按照路牌指引,妥妥地到达想去的地方。地铁换乘绝不让你走一点冤枉路,巴士无法到达的地方,小巴穿行于社区之间,在你需要的任何地方招手即停……

  必然是她的安全。无数次OT后深夜回家,一个人走在街上从不感觉害怕。曾夜晚独自去半山看夜景,懵里懵懂走到湾仔峡道,令我怕怕的只是跳来跳去的青蛙。曾晚上从赤柱坐小巴回湾仔,好心的司机本来要沿杜老志道往北走,得知我要去的地方,竟然把所有人都送到后,特意为我一个人七转八转送到公寓附近……

  所有这些,必然要拜香港拥有一个好制度。在港七年多,亲眼目睹“一国两制”下普通市民的生活,他们按照自己原有的习惯劳作奔忙、休闲娱乐、叹茶倾偈。尽管也有很多艰辛不易,但享有尊严和自由的保障。所有美好,必然也在于香港的市民。他们善良礼貌,勤奋规矩。作为一个曾经生活在香港的异乡人,我对她的怀念与叙述,真切而诚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