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北京,天朗气清。香港美协主席林天行个展“百荷呈祥”上周六在荣宝斋开幕。展出的一百幅荷花寓意吉祥,在冬日暖阳下粼粼袅袅,别具暖意和生机。
很荣幸担任“百荷呈祥”策展人,与荣宝斋团队密切合作,获益匪浅。讨论展览主题时,得知天行先生上次北京展览已是近二十年前,他这些年在画艺上的精进与发展,该以怎样方式与北京的艺术同好相见?我们想,与其延循时间线回溯,不如择一主题,以不同笔法、构图及色彩,呈示这位香港艺术家在笔墨上的深耕、激情与创变。
荷花,是我们谈论天行画作时常谈常新的主题。不单因为“花中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意境深远、独树一帜,更因为在过往四十多年艺术的实践和探索中,天行之荷在中国传统书画的笔墨神采之上,加之西洋绘画诸如印象主义、野兽派的影响与启发,不论构图或意境,线条或色彩皆融合东西,兼及中外,最终模塑别出心裁的画荷传奇。从儿时记忆中的故乡的莲花峰,到西藏生死之旅梦中所见满天飞舞的莲花,再到如今日日在笔端纸页挥洒的莲荷百态,荷花既见证了画家艺术创作中的所见所思及所感,亦是画家人生旅程中的陪伴与慰借。
用天行先生本人的话说,“百荷呈祥”的一百幅荷花,每一幅都不同。冬荷有冬荷之意,夏荷有夏荷之美,四时四季各美其美,而画中之荷在不同时节和不同情境中,亦各有奇巧、变化万千。时而波光粼粼,娇憨可爱,时而俊雅秀丽、不蔓不枝,也有时,静谧安宁,在那一爿深沉中透出一束光来,美美与共,澄明如一。
古今中外,写荷咏荷者众,荷花的故事,画荷的故事,亦常谈常新。写荷不难,难就难在找到独属于己的风格特色,在提笔折转起落之间,找寻心象以及形而上的灵犀一点。天行先生写荷融会东西,并以作品回应日常。
今次在荣宝斋展陈香港艺术家新作,实属难得,颇具意义,为京港文化艺术交流写下生动一笔。
期待京港两地文化艺术界继续密切合作,为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创作者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