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与事/梅花三弄别琼瑶\吴 捷

2024-12-17 05:01: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梅花三弄”系列之《水云间》剧照。

  十二月三日晚,忽然想追剧。鬼使神差,在YouTube找出琼瑶“梅花三弄”系列之《梅花烙》,温习数集。翌晨,知琼瑶辞世,大约就在我追剧时。上午教课,心旌神摇,索性跑题,略述琼瑶成就,随即播放《梅花烙》皓祯在酒楼痛打恶少、英雄救美一段。没有英语字幕,学生却都看明白了,见男女主角初次交谈时视线一触即离、欲言又止,都会心微笑。

  “梅花三弄”,古琴曲名,因主题弹奏三次得名。琼瑶借题写了三部剧本,我借题怀念这位流行文化名人。以下三段之题,取自姜夔梅花词《暗香》、《疏影》。

  春风词笔

  琼瑶的小说,我读过十之七八,大多是中学时代的课堂上,掩在课桌下偷读的。我小时了了,课程内容听两耳朵就懂了。上课无聊,就一本接一本读琼瑶──在当时是“禁书”,因为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怕学生“早恋”,影响学习,所以对琼瑶阿姨严防死守。在课堂偷读“禁书”,比雪夜闭门更有瞒天过海的得意。《窗外》、《几度夕阳红》、《秋歌》……仿佛黛玉读宝玉偷偷携入大观园的《西厢记》,只觉“曲词警人,馀香满口”。几位语文老师总夸我古诗词读得多,作文描写精湛,殊不知是拜琼瑶阿姨之赐呢。

  琼瑶六十多部作品,单从书籍来看,脍炙人口的角色不多,情节常落俗套,“梅花三弄”系列剧本即可概括:男富女贫所以情路坎坷如《梅花烙》,男贫女富所以情路坎坷如《水云间》,男女地位平等但仍因种种缘故情路坎坷如《鬼丈夫》。琼瑶小说胜过其他言情小说之处,在于文字风格:心理描写细腻优美,尤其因琼瑶本人是古典诗词大王,故事主角(包括工科男生)对诗词都信手拈来,全书常穿插古诗词或琼瑶自创旧体诗,不少小说即取古诗为题,如《在水一方》、《心有千千结》。

  琼瑶文字的古典美,还见于她为众多改编影视作品所填歌词,有古典格式的谨严。如“梅花三弄”系列电视剧,主题曲《梅花三弄》全是七言;《鬼丈夫》片头曲《鸳鸯锦》三、五、七言交替;《水云间》片尾曲《我心已许》歌词是按词牌《一剪梅》填的,每句字数、对偶、重字(如“在你眼底、在我眉间”,“天地为证、日月为鉴”)都不含糊。

  中学时的我,方始醉心于中国古典文学,所以特别吃琼瑶阿姨这一套。某同学生日,我赠弥尔顿史诗一部,扉页龙飞凤舞,抄写《窗外》中一段:“海角天涯,浮萍相聚,叹知音难遇……我俩相知,情深不渝,永结金兰契!”不久前,那位同学把我的手迹拍照传来,我只有捂脸而已。

  重觅幽香

  琼瑶书籍中比较单薄的角色,有改编的影视作品弥补。不必说几代演员因她而走红,不必说多少作曲家、歌手因她而流芳,只知道无数观众在半个世纪间追她的影视佳作,娱乐,感慨,议论,品评,茶余饭后,异乡旅途,从青丝到白发,关注点和收获因年龄和境遇而不同。

  上世纪八十年代,《庭院深深》、《海鸥飞处彩云飞》在内地热播时,我的大脑还处于星云混沌的状态。第一部看懂的琼瑶剧是九十年代初的《青青河边草》,因为比我年长数岁的童星金铭是主角之一,当时就顾着看她了。后来金铭考入北京大学,我就读的中学与北大只隔一条窄路,放学后偶有男生跨上单车,彼此招呼:“找金铭去!”

  到“梅花三弄”系列,每一部都少不了痛哭流涕,死去活来,我的追剧重心也从情节转到演员的演技,慢慢喜欢上从前讨厌或未曾留心的角色。就像幼年看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只关心孙悟空,长大后却欣赏女儿国国王(朱琳)。再看《青青河边草》,发现华又琳(何晴)态度雍容,吐属文雅。重温《梅花烙》,感到福晋(沈海蓉)气质脱俗,兰公主真心可怜。琼瑶的故事和角色与我红尘作伴,连绵不绝的追忆中映出我成长的影子。

  华人世界中,琼瑶就像金庸,一个超越政治、文化、地区差异的话题,以其丰富的时空与人文内涵,把所有人聚到一起,永远说不完道不尽。她的影响远届东南亚:我的印尼同事最爱秦汉、林青霞的电影,越南学生提起《还珠格格》就滔滔不绝。在社交媒体当道的今天,小燕子的可爱,容嬷嬷的可怕,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共鸣。

  回味琼瑶作品,一如踏旧时月色,重觅梅花幽香。

  一片随波去

  琼瑶最早发表的作品是短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刊于一九四七年上海《大公报》儿童副刊,时年九岁。此后,散文、小说、编剧、填词、制片,她在平鑫涛的支持下与时俱进,于报纸、杂志、书籍、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大众传媒都获得成功。她挑战已有成绩,不断推出新作,譬如北辰居其所,导演、演员、音乐等等众星拱之,应运而聚,翩翩起舞,舞成半个世纪来华语世界娱乐产业的一条璀璨星河。

  一生写爱颂情的琼瑶翩然去了,化为雪花,自由自在,留下上月所作《当雪花飘落》一诗,留下她“那些字字句句的著作”。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笛曲《梅花落》,曲调哀婉,故名“玉龙哀曲”。在古曲、古诗词的典雅之美中,我无可奈何,看岁月随波,看梅花落,雪花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