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柏林漫言/不吃肉的德国人\余 逾

2025-02-07 05:02: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是不是很难想像,以猪蹄、香肠为美食代表的德国,竟然渐渐出现越来越多素食主义者。以柏林为例,现在有相当多的公立幼儿园午餐已是全素营养餐。

  我们最开始也是从学校午餐发现这个趋势的。从最开始每周一次全素午餐,到每周只有两顿肉,这个转变也挺大的。先生在家长会上提出是不是应该多一些荤素搭配,特别是肉类,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其他家长和老师表示,这个餐饮计划是经过了营养师分析和搭配,是非常健康的。再加上学生中有很多来自素食主义家庭,所以每周两次肉类再合适不过了。

  我和先生当然会担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肉类,小孩成长需要的蛋白质从哪里来,整体营养如何得到保证,会不会影响身体发育长不高……“但是我们班上最高的男生其实是素食主义者。”儿子虽然从来不喜欢学校的午餐,但是听到我们的担忧却说,“而且他的父母也并不是特别高。”从他们刚入学,我们问儿子和女儿午餐吃的什么,他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土豆土豆土豆!”要仔细盯着问几次,他们才会“绞尽脑汁”想起——

  “那天吃了意面,有天吃了沙拉……”

  “肉呢?”

  “鱼算不算?某一天吃了鱼。肉丸算不算?有一天吃了肉丸子,还吃过香肠……”

  我不由得想起了儿子在国内读幼儿园时,丰盛又美味、几菜一汤的午餐。

  其实不光是学校,在餐馆,你也会发现餐馆的菜单也悄悄起了变化。

  就拿汉堡和三文治来说,很多餐馆都推出“素肉”汉堡和“素肉”三文治,并且把它们的口感做得和真肉汉堡三文治接近。而这些“素肉”基本上都是用豆制品制成,有的会用一些品种的蘑菇代替肉类。总之,尽管是吃素,但跟我们想像的嚼之无味吃生菜,可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就连烤肉卷Kebab,也有了素食版本。

  随着吃素的人越来越多,柏林的全素餐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新开了许多。有一部分是专做沙拉的,用芝士、豆制品和鸡蛋等等来保证餐食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另一部分则是想方设法用豆制品和菇类做出与肉制品口感相似的餐食。别说,有很多技艺精湛的厨师做出来的“素肉回锅肉”,不仔细分辨,你还真不知道它竟然是素的。

  另外,还有纯素的婴儿奶,纯素的巧克力,纯素口红,纯素欧米伽3胶囊……以及素的“皮”鞋、“皮”衣……是不是有点儿意思?

  有次我很好奇想知道儿子女儿学校的同学为什么吃素。问了几个小朋友,才发现各有各的理由。主要的是三种——有的是家里父母是素食主义者,所以从小就不吃肉,习惯了吃素;有的小孩家里父母并不是素食主义者,然而他们“不忍心”吃肉,觉得吃肉就在杀害伤害动物,他们不能接受;还有一种是纯属觉得吃素比吃肉更健康,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决定吃素。

  不管怎样,人人都有各自的口味和选择,可以找到自己大快朵颐的地方,足矣。

点击排行